缩略图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浅析

作者

王伟

河北顺方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现状,探讨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并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效益分析;措施

一、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成本控制难度大、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对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意义

1. 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从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降低施工成本: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能够对材料、人工、机械等各方面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和机械使用成本,从而实现整体施工成本的降低。

1.2 提高投资效益: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效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使水利工程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1.3 优化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有助于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2. 保障工程质量

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确保材料质量:成本控制要求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对材料的质量、价格、供应商等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工程要求,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2.2 加强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3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3. 促进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成本控制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2 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素质:成本控制要求项目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成本意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3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成本控制有助于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执行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 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4.2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低成本的工程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4.3 提升企业形象: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能够向客户展示其良好的管理水平和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形象。

三、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现状

1. 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1.1缺乏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由于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不足,导致在项目开始前缺乏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无法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

1.2成本控制措施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没有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如材料浪费、人工效率低下、设备利用率不高等,导致成本超支。

1.3缺乏成本控制的持续关注: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度不够,往往在工程结束后才发现成本超支,此时已为时已晚。

2. 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

1.1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施工单位在成本核算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体系,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无法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2缺乏有效的成本考核机制: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的考核机制不完善,无法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和奖惩,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1.3成本管理制度更新滞后: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有的成本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但施工单位在制度更新方面存在滞后性。

3.成本控制手段落后

传统成本控制手段难以适应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

1.1信息沟通不畅: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信息传递不畅,导致成本控制决策滞后,影响成本控制效果。

1.2缺乏信息化手段: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成本管理软件、数据库等,导致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低下。

1.3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预测: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成本的科学预测,导致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4.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需要专业人才,但目前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制约了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1.1专业人才匮乏: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领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导致成本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1.2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施工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导致成本控制人才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1.3人才流动性大: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流动性较大,导致成本控制队伍不稳定,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1. 加强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员成本控制观念。

1.1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定期举办成本控制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普及成本控制知识,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1.2树立全员成本控制观念:将成本控制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学会节约、精打细算,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1.3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成本控制职责,确保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制度,规范成本核算和考核体系。

1.1制定成本管理制度: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环节的流程和标准。

1.2规范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1.3完善成本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对成本控制效果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

3.创新成本控制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控制手段的科技含量,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1.1引进先进管理软件: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管理软件,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1.2应用BIM技术: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三维建模,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精细化控制。

1.3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到竣工,全面实施成本控制,降低成本风险。

4.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成本控制队伍的整体素质。

1.1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提升成本控制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2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成本控制人才,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1.3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结论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控制手段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水平,从而提高工程效益,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张晓红.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6(3):1-4.

2.  张伟,李明.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2014,45(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