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张海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商务贸易学院

摘要:本文研究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指出其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文章比较了两国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上的历史背景、现状特征、挑战机遇及未来趋势,提出加强政策沟通、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合作与国际化发展等建议,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中日比较;协同发展;全球化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中日两国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方面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及未来趋势的比较研究,对于全球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中国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演进与现状

(一)历史背景与体系演进

中国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历史悠久,从古代工匠技艺传承至新中国成立后,形成初等至高等的完整教育体系,强调理论实践结合,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特色成就与国际融合

中国的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如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些特色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还为全球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日本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转型与挑战

(一)发展历程与体系转型

日本的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手工艺教育到应用技术科学教育的深刻转型,形成了包括职业高中、专门学校等在内的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转型不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为日本的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现状挑战与国际定位

然而,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日本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升学率提高导致的工业高中生学力下降、与大学专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与国际接轨问题等。这些问题亟待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加以解决。

四、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比较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融合与互补

中日两国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但也存在互补性。中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日本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两国可以共同推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课程设置的融合与创新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日两国也呈现出融合趋势。中国开始加强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日本也开始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融合趋势有助于两国共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实践

在教学方法上,中日两国也开始相互借鉴与创新。中国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而日本则注重体验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两国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五、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对接

针对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中日两国应加强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确保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加强与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国际接轨与国际化发展

为了与国际接轨并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日两国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实践案例。同时,推动教育的国际认证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

六、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发展空间与合作领域

(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空间

中日两国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领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历史渊源,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目标。两国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合作领域与潜在机遇

中日两国可以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例如,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项目、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此外,两国还可以在职业教育认证、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七、结论与建议:构建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蓝图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中日两国政府应加强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领域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措施。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两国应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中日两国应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两国应积极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认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方式,提高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与平台:中日两国应构建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协同发展机制与平台,加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推动两国教育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同时,本文也呼吁中日两国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通过构建中日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蓝图,为两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林丈晴 上里正男,日本の中等技術教育の課題-「工学」と技術教育との関連問題[J],教育実践学研究,2024,29:33-43.

[2]林丈晴 上里正男,STEM教育における技術教育と工学教育[J],教育実践学研究(山梨大学センター紀要),2021,26: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