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探析
李桂华
盐城市大丰区草堰水利管理服务站 江苏盐城 224114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呈现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但与其它基础设施相比,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要高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比较特殊,施工过程中往往要受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场施工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给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迫切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利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施工现场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如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等,需要有系统的预防和控制。要保证施工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实行全过程的风险控制。通过引进智能监测设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
1.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因素
1.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中,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山区施工易遭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施工安全。在雨季施工过程中,由于强降雨的影响,施工场地可能会被淹没。高海拔地区的低温环境会造成机械装备性能的退化和运行风险的增加。台风天气会对沿海地区的临时设施造成破坏,危及人身安全。雾天能见度低,影响起重吊装及其他高空作业。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引起基坑支护结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基坑塌方。雷电天气增大了临时用电系统的危险性,造成人身伤害。季节性气候变化对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1.2.施工技术与工艺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从而引起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深基坑需要分层支护,其失稳风险很大。隧道建设面临着岩爆和突水等地质灾害,对安全和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爆破过程中会产生飞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地区的安全产生影响。高空作业平台搭设高度高,对抗风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水下工作环境复杂,潜水设备发生故障的危险性很高。大型构件吊装空间有限,碰撞风险增大。预应力张拉等特殊工序的施工,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1.3.人员管理与组织因素
施工人员的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作业人员流动频繁,难以维持安全培训的效果。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不严格,无证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班组的安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形式,没有真正的实施起来。劳务分包管理工作不规范,安全责任划分不清,存在着管理混乱等问题。夜间施工容易疲劳,人员的应变能力降低;多个工种的交叉作业不能很好地协调,互相干扰是危险源。安全监察人员配备不足,现场监管存在盲区;管理者只注重进度,忽视安全,缺乏安全投入。
1.4.设备与材料质量因素
施工设备和材料质量问题威胁现场安全。起重机械超期服役,关键部件磨损严重。临时用电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容易发生漏电事故。安全防护设施材料不合格,防护效果未达标;支护材料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防坠装置可靠性低,容易发生故障。个体防护用品的质量较差,对人体的防护功能有一定的限制。测试仪器的准确性不高,影响了安全隐患的辨识;应急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在突发事件中不能正常使用。
2.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项目主管、技术主管和施工主管的安全责任,形成分级负责的管理结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对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等具体要求进行规定,以保证对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考核机制,把安全管理的效果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加强制度的约束力。要根据项目进度动态调整制度体系,以保证系统能满足不同阶段安全管理的需要。
2.2.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成效。新入职的员工必须经过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包括项目、部门和团队,以保证他们有基本的安全常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确保作业的标准化、安全。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特征,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危险源和预防措施。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管理者进行安全培训的重点是法规、规范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安全的氛围,从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强化安全设施建设维护
安全设施是否完备、维护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工地的安全保护水平。在危险部位如临边、洞口等处,应设置规范化的防护栏杆,并保证其坚固耐用。为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平台应配备安全网和安全带等防坠物。临时用电系统应按规范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定期进行绝缘测试。消防设施应合理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并确保其在使用状态;在明显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险区和注意事项。设备维修应纳入日常管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损坏的零件及时更换。安全设施的布置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它总是与现场工作需要相匹配。
2.4.建立高效安全监督机制
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是保证各项安全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的安全巡查和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施工监理应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覆盖施工现场各个施工环节。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建立相应的记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在安全监管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如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现场动态,提高监督效率等。在监理过程中,一旦发现严重的违法行为,要立即停止生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鼓励施工单位参与安全监理工作,并建立举报与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可控范围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基础,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设施建设维护和建立高效安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法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J].水上安全,2024,(11):157-159.
[2]刘同旭.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2):230-233.
[3]舒韩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20,(06):16-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