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

衣红

长春市南关区东长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在当今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

为了更好地达成当今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扎实语文基础和综合能力的人才,语文教师应当明确小学生应具备的语言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语言交际表达能力、理解应用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育阶段性特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培育导向,对阅读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优化;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动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阅读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和氛围,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学习兴趣倍增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声情并茂的画面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一边欣赏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一边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和人文价值,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2.开展阅读活动,增强学生阅读体验

学生通常喜欢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适度开展朗读比赛、故事会、角色扮演等趣味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壁虎和其他动物,从而增强其阅读体验。

3.丰富阅读材料,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求知欲望精心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诸如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知识、历史故事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全面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深度阅读,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更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假如学生盲目地参与阅读,就不能把握文章主旨脉络与艺术特色。因此,教师务必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初步速读、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以提升其阅读速度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预测、比较、归纳等阅读技巧,从而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提高阅读鉴赏与创新思维素养。

2.注重阅读内容的选择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中的阅读篇目,还要注重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同时,应该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包括故事、科普、文学等多种类型,让学生在阅读中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拓宽视野,启发思维。

3.开展深度阅读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读书俱乐部,让学生分组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交流观点,从而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阅读知识竞赛、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阅读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阅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开始逐渐掌握汉字和语言的基本用法,通过阅读来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能不断地积累词汇和语句量,语言表达能力稳步提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措施:

1.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材料应该具有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充分体现一定的知识性和教育性,诸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灵活选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文章等阅读材料。

2.开展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

(1)组织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在进行阅读分享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阅读经验或教训,主动向其他同学介绍其中的主要内容和自我阅读体会。这样的分享交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其阅读鉴赏与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发展。(2)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例如,朗读、讲故事、知识问答等。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更有动力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并且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复述、转述、总结、分析和评价等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的语境中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评价和指导,让他们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活,深层次地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注重对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通过阅读鉴赏感受生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美好生活。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和感人之处。然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情感纽带。

2.通过写作表达生活中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相应的习作训练表达生活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文章。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关键。语文教师应引入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强化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这些阅读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婵.核心素养理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22(3):99-101.

[2]叶彬.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的实效性[J].新教师,2023(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