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早期教育中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作者

张冠朵 葛兰兰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在早期教育阶段,亲子互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子互动课程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形式,旨在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促进亲子间的有效互动,助力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本文聚焦早期教育研究方向,深入探讨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开篇阐述早期教育中亲子互动课程的重要性,点明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价值。详细分析亲子互动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传播学等理论。阐述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以幼儿为中心、趣味性、实践性等。同时,探讨课程实践的策略,涵盖活动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方面。此外,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家长参与度不均衡、课程资源不足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推动亲子互动课程的科学开展,提升早期教育质量。

关键词:早期教育;亲子互动课程;课程设计;儿童发展;家长参与

一、引言

早期教育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奠基阶段,对幼儿的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早期教育中,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亲子互动作为家庭早期教育的核心形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互动课程将教育理念与亲子互动有机结合,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互动课程,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目前亲子互动课程在设计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深入研究早期教育中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亲子互动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亲子互动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亲子互动课程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相应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设计一些通过触摸、摆弄物体来感知世界的亲子活动;在前运算阶段,开展一些激发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亲子游戏。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幼儿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危机,亲子互动课程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等品质,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各个发展阶段。

2.2 教育传播学理论

教育传播学关注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在亲子互动课程中,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至关重要。课程设计应遵循教育传播学原理,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和方式,确保教育信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幼儿和家长。例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促进教育信息的双向传播。

三、亲子互动课程设计的原则

3.1 以幼儿为中心原则

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应以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幼儿认知和情感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幼儿,可以设计亲子绘画活动,让幼儿在与家长的共同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喜欢运动的幼儿,安排亲子体育游戏,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

3.2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吸引幼儿和家长参与亲子互动课程的关键。课程设计应充满趣味性,采用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设计 “小动物找家” 的亲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同时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合作。

3.3 实践性原则

亲子互动课程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通过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亲子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亲子互动课程的实践策略

4.1 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

亲子互动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如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集体活动能够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社交能力;小组活动便于家长和幼儿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个别活动则可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例如,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先进行集体的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然后分组进行音乐表演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最后安排个别幼儿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4.2 科学的指导方法

教师在亲子互动课程中应发挥指导作用,采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引导家长和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提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例如,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情节;然后讲解亲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阅读的语气、节奏等;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家长和幼儿进行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五、亲子互动课程实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5.1 家长参与度不均衡

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教育观念淡薄等原因,对亲子互动课程的参与度较低。这可能导致幼儿在课程中缺乏足够的亲子互动,影响课程效果。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早期教育机构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亲子互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同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尽量选择在家长休息时间开展课程,方便家长参与。

5.2 课程资源不足

亲子互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如教材、教具、场地等。然而,一些早期教育机构可能存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影响课程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期教育机构应加大对课程资源的投入,购置丰富的教材和教具,建设专门的亲子互动活动场地。同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实施的空间。

六、结束语

早期教育中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增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传播学等理论进行课程设计,遵循以幼儿为中心、趣味性和实践性等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和科学的指导方法进行课程实践,能够有效提升亲子互动课程的质量。尽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家长参与度不均衡和课程资源不足等挑战,但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加大课程资源投入等应对策略,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早期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亲子互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方法,充分发挥亲子互动课程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亲子互动课程,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营造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姬.早期阅读中亲子共读的问题与实践路径探寻[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6):19-22.

[2]陆颖.儿童绘本亲子共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D].青岛科技大学,2018.

[3]李诗毅.亲子共读中绘本运用的意义与重要性[J].学周刊,2017(2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