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燃煤化验误差及处理分析研究

作者

侯瑞娟 张瑞清

内蒙古能源发电金山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煤质化验误差是指分析煤质时可能出现的误差或偏差。煤质化验是火电厂燃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风向”,控制着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的“命脉”。进厂煤化验数据是决定煤炭质量等级和收购价格走势的“定海神针”。但是,由于煤的自然特性和实验操作的影响,燃煤的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煤质评价的错误判断,影响燃煤过程中的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和锅炉等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化验;误差;处理;

在燃煤化验工作当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其化验结果并不精准,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环境因素、检测仪器的精度等,都会对化验的效果产生成影响,导致结果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人们对燃煤资源的使用效果。

一、燃煤化验存在误差的原因

1.采样误差。在燃煤化验中,采样误差指的是由于煤炭取样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和代表性不足而引入的误差。以下是一些导致采样误差的主要原因:煤炭的非均匀性:煤炭是一种天然资源,其性质在空间上可能存在差异。这意味着煤炭的不同部分可能具有不同的煤质特征。因此,在取样过程中,如果无法获得代表性的样品,就会导致采样误差。取样器具不当:选择不适当或不合适的取样器具也会导致采样误差。例如,如果使用的取样工具不具有足够的精度或不符合规范,可能无法正确代表整个煤堆或煤炭批次。取样点选择:取样过程中选取的具体位置也会对采样误差产生影响。如果取样点选择不当,例如过于靠近堆壁、太靠近支撑物或者集中在某个特定位置,都可能导致样品的不均匀性,从而引入误差。取样方式和频率:采样方式和频率也会对采样误差产生影响。如果采样过程中存在取样时间过长、不连续、不均匀或频率不够高,都会导致样品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偏差,从而引入误差。

2.分析误差。化验方法的局限性:每种化验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同的化验方法对样品的性质、组成和特征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选用的化验方法与实际样品不匹配,就会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例如,某些化验方法可能无法准确测定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或者在特定条件下反应不完全,从而引入误差。仪器精度和灵敏度:化验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精度和灵敏度方面的限制。仪器的精度表示其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而灵敏度表示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如果仪器的精度较低或灵敏度不足,就会影响到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会对燃煤化验结果产生影响。不正确的操作步骤、缺乏经验或技术不熟练都可能导致误差的发生。例如,样品的称量、试剂的配制、仪器的操作等方面的操作不当都会引入误差。

3.操作人员误差。燃煤化验中存在的操作人员误差是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技巧和经验水平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操作人员误差的主要原因:技术水平:操作人员对化验方法和技术原理的理解程度不同,可能存在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的差异。缺乏对操作细节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容易引起误差。操作技巧:燃煤化验操作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仪器使用技巧和实验操作方法。但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熟练度和技术能力,就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当的操作,从而导致结果误差。经验水平: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对于各种实验现象和常见问题具有更多的认识和应对方法,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相比之下,缺乏经验的操作人员可能不具备这种优势,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二、燃煤化验工作误差控制策略

1.强化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燃煤化验工作要提高化验的效率与质量,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就需要合理进行环境因素的控制与检测。特别是在工作过程,需要环境处于一个样品实验满足的范围,其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情况都应该做好有效的监测与控制,以保障整个实验过程都处于最佳环境状态。特别是环境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进行化验工作时,测试完燃煤中的物质元素含量以后,还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检测。如环境内各种因素的变化,需要对环境状态下的各种物质的量进行监测,记录其变化,对环境变化下所得信息数据进行记录,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可以有效得出燃煤实验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样可以让整个实验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并有效地对其中的量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化验的结果更准确、科学。

2.需要定期对燃煤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对于整个实验过程,仪器设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会对化验的结果带来影响,因此做好仪器设备的稳定性检测十分有必要。一般来说,定期对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实验操作的稳定性与精准性,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在每次进行实验以后,都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存在误差,并对其进行保养,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保存。一般来说,需要操作人员定期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半个月,每次对仪器设备的检查都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的结果,标记设备的编号。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需要专业性的检查,并且每一项检查都要有具体的标注与说明,结合实际的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如在燃煤化验工作中,在样品的化验检测中,一旦发现超差现象应该及时停止试验,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环境因素、仪器设备因素,只有排除掉影响因素以后,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工作。在对仪器设备的检测中,若发现仪器设备存在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处理,并组织专家队伍对问题因素进行讨论,给出具体的意见。

3.不断对操作方法进行优化。燃煤化验过程还需要不断优化采集、数据化验等各个过程,提高化验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满足工作要求。如在化验工作中,样品数据需要考虑到其特性容易受到的影响,各种样品本身存在差异,可以适当增加燃煤样品数量,采取掺和样品的方式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在具体的实验中,一些大粒度的燃煤样品不可以直接进行检验,还需要进一步浓缩处理,获得最终样品。如在实验中,需要对样品破碎缩分前后进行处理,同时及时处理仪器设备,这样才能确保燃煤样品的纯度,提高其准确性,而对于特别大的样品,这类无法直接化验的需要进行再次采集,并确定不同位置的采集数据,再进行有效的燃煤化验工作。

4.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性素质。操作人员在整个燃煤化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专业性直接影响到了数据的处理结果,一旦出现误差,势必影响数据的精准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质。由于燃煤化验工作本身需要工作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经验,同时对化验过程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能有准确的判断与处理,才能确保化验工作有效进行。所以需要对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专业性指导与培训。特别是增强化验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力、提高其设备的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化验的效果。由于燃煤化验工作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具体的样品、环境进行专业性实验操作指导,只有对各种典型的误差问题进行细节性讲解与应对处理,理论结合实践,这样才能保障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符合要求。

总之,由于煤的天然特性和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燃煤化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燃煤化验误差可能会导致对煤炭质量评估的错误判断,影响到燃煤过程中的燃烧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锅炉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在燃煤化验中,要积极采取质控体系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准则以及仪器设备维护和校准等措施来有效应对化验中的样本误差、方法误差以及人员误差。

参考文献:

[1]刘翠文.煤炭化验误差处理技术探讨.2022.

[2]王海青.浅析燃煤化验误差及处理分析探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