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轴箱组装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姜石林 崔剑浩 李鹏 曲超 耿维浩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11
在轨道交通领域,轴箱负责传递列车载荷、保障轮对旋转精度法人关键作用。轴箱组装质量,如轴承游隙、螺栓预紧力、零部件装配位置等,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IIoT)等技术,可以实现轴箱组装质量检测升级。因此,深入探究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轴箱组装质量检测系统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轴箱组装质量进行实时、精准以及智能检测,还能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朝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一、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一)设计目标
系统把轴箱组装过程里的关键质量参数当作检测对象,实现以下目标:首先,要覆盖轴箱组装的核心检测项,包括轴承内圈与轴颈过盈量、螺栓拧紧扭矩与转角、密封件装配位置等等;其次,检测精度需要符合行业标准,尺寸类参数的精度需要在 ±0.01mm 及以上,扭矩类参数精度需要在 ±1% FS 及以上;再者,要有数据实时传输和存储的功能,能支持把检测结果展示出来让人能直观看到,还能对历史数据进行追溯;最后,需要具备异常报警的功能,一旦检测参数超出设定的阈值,就需要马上触发声光报警,同时把异常信息记录下来。
(二)系统架构
系统设计分成分层架构,有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以及应用层。感知层的任务是采集轴箱组装时的各种质量参数,它主要是由机器视觉检测单元还有智能传感器单元(像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构成。传输层,要把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数据层,用的是工业以太网(Profinet)和无线物联网(LoRa)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既能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又能顾及到传输的范围。数据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清洗以及预处理,采用的是边缘计算网关和云端服务器协同工作的架构,边缘网关负责实时数据的缓存以及初步分析,云端服务器则负责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深度分析。应用层主要是面向用户来提供各种功能服务的,如检测结果的实时监控、数据的查询统计、报表的生成、异常报警的管理等等,通过Web 端和移动端可以实现从多个终端进行访问。
二、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一)感知层硬件设计
对于轴箱零部件装配位置还有外观缺陷检测,利用‘工业相机 + 镜头+ 光源’的组合方案。相机选用 2000 万像素 CMOS 工业相机,它帧率需要在30fps 及以上,这么做能保证图像采集的时候既清楚又能实时获取;镜头选的是8-- 50mm 手动变焦工业镜头,能依据检测距离去调整焦距,好让不同检测项的图像都能适配需要上;光源用的是环形无影光源,就是为了不让轴箱金属表面反光影响图像质量,从而把缺陷识别准确率给提上去。而且,视觉检测单元还搭载了专用光学平台,靠伺服电机来驱动,能让检测位置自动定位,定位精度能达到 ±0.005mm 。在螺栓拧紧扭矩以及轴承游隙等参数检测方面,选用高精度智能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用的是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量程是 0-500N⋅m ,精度是 ±0.5% FS,它能支持实时采集扭矩值,还能记录峰值;位移传感器用的是激光位移传感器,量程是 0-50mm ,精度是 ±0.003mm ,就是用来测量轴承内圈和轴颈的相对位移的,计算过盈量。所有这些传感器都是通过 RS485 总线和边缘网关连接,实现数据实时传输。
(二)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是用 C# 语言和 Qt 框架开发的,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有数据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等部分。数据采集模块,它要和感知层硬件通信,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解析。模块能支持多设备同时通信,通过给不同硬件配置通信协议,如 Profinet、RS485 等等,就能让相机图像数据和传感器数值数据同步采集。采集频率还能根据生产线节拍调整( ⋅1-10Hz ),保证数据采集和组装过程同步。图像处理模块,针对机器视觉检测单元采集到的图像,会按照“图像预处理 - 特征提取 - 缺陷识别”的流程进行处理。在图像预处理阶段,会用灰度化、滤波(如高斯滤波)、阈值分割等算法,把图像噪声去掉,让目标区域对比度增强。特征提取阶段,会用边缘检测(Canny 算法)和轮廓分析技术,把轴箱零部件的几何特征提取出来,如圆心坐标、半径、位置偏差等。在缺陷识别阶段,基于模板匹配和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 SVM),能对装配错位、表面划痕等缺陷进行识别和分类,而且识别准确率能达到 99% 及以上。最后数据分析模块,它负责对采集来的检测数据做分析和判断。模块里面有轴箱组装质量参数的标准阈值库,把实时采集的数据和标准阈值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三)数据处理与存储设计
数据处理用的是边缘 - 云端协同架构。边缘网关在生产现场,上面搭载着嵌入式 Linux 系统,还运行着轻量级数据处理算法,这样就能把检测数据实时清洗一下,如去除异常值、补全缺失值等,同时也能做初步分析(合格性判断、实时报警),减轻云端数据传输的压力。云端服务器,是用 MySQL 数据库来存历史检测数据,支持数据的长期存储( ⩾3 年)与快速查询。与此同时,它还运行着大数据分析算法,对轴箱组装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统计合格率、缺陷类型分布以及预测趋势,给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结论
本文设计的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轴箱组装质量检测系统。通过把机器视觉、智能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可以对轴箱组装质量的实时化、精准化,解决了传统人工检测存在的问题,如效率低、精度差、数据追溯难等。经过测试,发现该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效率都能达到行业要求,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未来,系统还能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提升复杂缺陷(如微小裂纹)的识别准确率;加强与 MES(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实现检测数据与生产过程数据的联动分析,推动轴箱组装过程的全流程质量管控。
参考文献:
[1] 张民明 . 动车组轮对轴端部件兼容检修流水线的设计与实践 [J]. 高速铁路新材料 , 2023(6):47-51.DOI:10.3969/j.issn.2097-0846.2024.06.007.
[2] 李 伟 , 刘 运 丹 , 马 文 佳 , 等 . 数 字 化 轴 箱 轴 承 检 修线 :CN202221767360.0[P].CN217801676U[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