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野下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探析
罗宇航
贵州省金沙县大田乡白坪学校 551800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减压学生的作业时长和总量,减轻学生过量的作业负担,并确保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业设计的实效性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语文素养的提升,但以往传统的作业模式极易陷入机械重复、缺乏创新的困境当中,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予以激发,因此探索提升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精神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全面发展需求的一个深刻体现[2]。
1“双减”视野下提升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1.1 优化作业设计
教学需要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多样化以及趣味性的作业,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参与度。可通过趣味性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轻松的氛围之中巩固知识,例如在进行《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绘画出自身心中“秋天的雨”,并且写出一段描绘秋天的文字,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其绘画与写作能力。同时也可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以强化语文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则可以让学生随机采访一位长辈,了解长辈小时候的生活故事,并写成一篇课文,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对其写作能力予以提升。此外,还可通过探究性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并且写一篇有关“圆明园的文化价值”小论文,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1.2 实施分层作业
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需实施分层作业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以基础层作业为主,例如抄写作业、简单练习等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以提高层作业为主,例如可以通过摘抄文中描写圆明园景色的句子,并且写一篇短文来对圆明园的感想进行表达,也可通过相同写作手法的作文练习,来提升写作技巧;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设计具备挑战性的作业,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例如通过查阅资料在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之后,可要求学生创作一个关于“未来城市”的相关联故事,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
1.3 加强作业反馈以提升作业实效性
作业反馈是提升作业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对作业进行批改,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集中讲解,通过分析作业当中的共性问题,以帮助学生系统性梳理知识点,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则需要展开一对一的辅导工作,例如针对在阅读理解当中经常出现偏差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分析具体的阅读材料,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以及阅读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学生互评,让学生从同伴的角度看待不同解题思路以及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培养自我反思能力,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展开互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互相学习,便于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可在班级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业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
2 总结
综上所述,在“双减”视野下提升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始终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目标展开,能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还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一线教师还需不断创新作业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韩丽 .“ 双减” 视野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J]. 教育界 ,2023,(10):86-88.
[2] 胡佳佳 .“双减”视野下语文作业优化策略探究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2,(0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