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虚拟教研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倩

安顺学院

1 引言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 AI 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需求,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虚拟教研室作为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新模式,通过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资源共享、强化教研协同,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路径。2021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明确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优化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探讨虚拟教研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和前景,以期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虚拟教研室的概念与特征

2.1 基本概念

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形态,依托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将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教师连接起来,共同开展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活动。与传统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具备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征,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突破传统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创造更加灵活、高效的教研环境。

2.2 重要特征

虚拟教研室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首先是开放性,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打通合作通道;其次是共享性,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可以实现高效共享;再次是协同性,教师可以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和课程开发;最后是创新性,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索。这些特征使得虚拟教研室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

2.3 技术支撑

虚拟教研室的运行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教育部依托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和虚拟教研室平台客户端为虚拟教研室搭建了三大信息平台系统。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研工具和资源管理功能,支持教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虚拟教研室的智能化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支持。

3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虚拟教研室的价值

3.1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均、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哑巴英语”等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尽管广大的大学英语教师经过不懈努力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进步,但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英语的交际能力依然不佳,这一现象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3.2 虚拟教研室的应用价值

虚拟教研室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效途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虚拟教研室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不同院校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这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虚拟教研室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虚拟教研室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促进评价体系改革。虚拟教研室为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支持。通过交流研讨,教师可以分享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如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等,减少对四、六级考试的过度依赖,更加注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4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与挑战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需要从组织架构、资源建设和互动机制三个方面系统规划。

第一,搭建人员组织架构。根据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的经验,虚拟教研室可以在“成员管理”模块中按行政管理、教研项目、地区、学校设置不同的部门。行政管理类部门负责项目管理与建设;教研项目类部门负责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资源建设及知识图谱;地区、学校类部门下设不同省市区子部门及更下一层的院校子部门。这种组织架构便于各实体教研室在平台上的独立或协调运作,也便于来自不同学校或地区的教师就具体工作进行协作。

第二,构建资源共享机制。虚拟教研室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包括资源分类与权限设置。同时,需要对不同栏目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既保证资源的开放共享,又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

第三,建立协同互动机制。虚拟教研室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动机制,包括个人互动、群内互动、圈内互动、工作互动和资源互动。

尽管虚拟教研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路径,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技术整合与应用能力不足、教师参与度和适应性差异、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不完善等挑战,需要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去克服和完善。

5 结论与展望

虚拟教研室作为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路径。它可以通过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资源共享、强化教研协同,有效解决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资源不均、师资不足、模式单一等问题,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教研室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虚拟教研室的良性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的积极性和持续性;第三,完善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和持续改进。

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教师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协作,才能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的潜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国际化人才,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虚拟教研室代表了未来教研活动的发展方向,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模式的创新,虚拟教研室必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Z].2021.

[2] 王海啸 . 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J]. 外语电化教学,2022(4): 12-18.

[3] 束定芳. 虚拟教研室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外语界,2023(1):45-52.

[4] 文秋芳 . 虚拟教研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外语,2022(3): 67-73.

[5] 胡杰辉 . 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21(5): 34-40.

[6] 李霄翔. 大学英语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研究[J]. 外语教学,2023(2):89-95.

[7] 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 [Z]. 2022.

[8] 蔡基刚 . 虚拟教研室助力英语教学资源共享的机制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6):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