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小学科学高年段“以学为中心”教学范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朱克玲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215600

“以学为中心”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承担“引导者”“支持者”角色,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建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素养。

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内涵与科学教学需求

“以学为中心”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承担“引导者”“支持者”角色,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建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教材,既涵盖“光现象”“运动和力”等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包含“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等需要长期观察与实践的内容,相比低年段,知识难度提升、探究周期延长、思维要求更高。此时若仍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记忆”的模式,易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兴趣下降。因此,五年级科学教学需依托“以学为中心”的策略,搭建“具象—抽象”“已知—未知”的桥梁,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同时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为高年段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时代以学为中心的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一)、活动设计: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激活探究兴趣

活动是“以学为中心”的载体,需结合五年级教材特点,设计“自主探究型”“合作实践型”“生活联结型”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思中学”。

1. 抽象知识“具象化”:借助实验突破难点

结合教科版“光”单元教材设计“感知—拆解—应用”三级实验体系,将抽象知识逐步具象化。

以“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为例,教科版教材安排了“观察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可在此基础上优化为“烟雾中的光路”情境实验:

实验准备:透明玻璃箱、激光笔、蚊香(产生烟雾)、蜡烛(产生气流)

实验步骤:

第一步:点燃蚊香,将烟雾导入玻璃箱,用激光笔从玻璃箱一侧射入,让学生观察烟雾中“红色的直线光路”,直接感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第二步:点燃蜡烛,将玻璃箱罩在蜡烛上方(形成不均匀气流),再用激光笔射入,让学生观察“光路变弯曲”,对比得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第三步: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并通过“小孔成像实验”(用硬纸板扎小孔,在暗箱中观察蜡烛的倒像)进一步验证。

该实验通过“烟雾显光路”将“不可见的光线”转化为“可见的直线”,结合“气流干扰光路”的对比实验,让抽象的“光的传播规律”与具体现象结合,学生不仅能记住结论,更能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突破理解难点。

2. 长期观察“项目化”:培养持续探究能力

针对“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生态瓶的制作与观察”这类长期任务,教师可将其设计为“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以“生态瓶守护者”的角色自主推进:

项目启动:明确任务——“制作一个能让生物存活 1 个月的生态瓶,观察并记录生物的变化”;

分组规划:学生自主分组,讨论“生态瓶里放什么(水、水草、小鱼、沙子等)”“各部分比例是多少”“如何避免小鱼死亡”,教师仅提供参考建议;

持续观察:学生每天记录生态瓶的水质、水草生长情况、小鱼活动状态,每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问题(如“水草发黄了怎么办”“小鱼浮到水面呼吸是为什么”);

成果展示:1 个月后,各组展示生态瓶与观察记录,分享“让生态瓶保持平衡的关键因素”。

项目化活动让学生从“被动完成观察作业”变为“主动解决生态问题”,不仅深化了对“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理解,更培养了责任意识与长期探究能力。

(三)评价革新:从“单一测试”到“多元过程”,关注全面成长

“以学为中心”的评价要突破“期末一张卷”的单一形式,采取“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着眼于思维发展与实践能力,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催化剂”。搜集学生的实验设计图、实验过程观察记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光现象实验记录、生态瓶观察记录、数据统计表等),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记录的完整性”“结论的准确性”三方面评价学生产生性探究的思维过程。

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开展“学生自评 + 同伴评价”,评价内容为“你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你是否在充分听取其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是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或意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对于“健康饮食计划”“简单的发明(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太阳灶’)”等成果的实践过程评价,从“创新性”“实际应用性”“完成度”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学以致用以及创新性。

结语

新时代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实现“以学为中心”。因此,在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从调整教学目标、开展自主探究、转变多元评价出发,真正把教室还给孩子,在科学探究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素养,同时未来在教学实践中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对策,把小学科学课堂真正建设成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打好终身科学素养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诚 . 项目式学习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型实验教学路径探析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5,(22):59-61.

[2] 韩水金 .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路径探究——以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为例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综合 ),2025,(Z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