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
潘玉环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 510900
引言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最为核心的要点就属于“跨”这一关键环节,对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从语文学科中“走出去”,还得引导学生从其他关联学科里“返回来”。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地确保学生的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偏离预设的目标,不迷失正确的方向。而教师如何才能高效地设计与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现阶段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并且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这样可以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之旅指明前进的方向,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从而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通过跨学科学习要达成的成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
教师在教学人教统编版二年级教材《传统节日》的时候,因为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多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等内容,所以在跨学科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将其与美术学科相联系,将学习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学会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我国某个传统节日的场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绘画表现力;同时还可以将文章与历史学科联系,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与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调动多种要素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通常会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此,教师就要积极地调动多种要素融合与创新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授《揠苗助长》时,就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将语文与科学实验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科学实验能够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出植物生长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课文中农夫违背植物生长规律揠苗助长行为的错误原因。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植物幼苗和种植工具,鼓励学生亲自地参与到植物种植中,在种植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详细地记录下幼苗每天的变化情况,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时间等要素,这是科学实践的重要部分。而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种植植物的经历深刻地理解农夫急于求成行为的不合理之处。这样不但可以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单一性,还能让学生在科学实践与体验中深度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地理解故事的寓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三、与思政课相融合 ,实现语文育人功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身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不仅要为为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教师格外的注重对学科育人功能的实现。思政课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教师将语文与思政课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2]。
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二中学 ;, 2025: 436-437.
DOI:10.26914/c.cnkihy.2025.023703.
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与思政教育中的认识自我、开阔视野等内容相整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以了解青蛙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见识广阔。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目光短浅,而是要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真正地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可以为语文教学的革新与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相关建议则会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得到进一步地优化。基于此,在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里,教师应当紧密地参照新课标的教学提议,主动且高效地推行跨学科主题教学模式,积极地指引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更加高效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进而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车国华 , 杨普元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跨学科教学策略探究 [J]. 作家天地 , 2025, (21): 64-66.
[2] 车永婷 .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2025 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