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于欢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沈北分校  110000

引言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其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校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以短期、重复性作业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长周期作业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观察、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双减”政策的要求高度契合。因此,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在“双减”政策大力推行的当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从落实“双减”政策的角度来看,传统小学科学作业多以短期、机械重复为主,学生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习题,负担沉重。而长周期作业能减少作业频次,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在较宽松时间内深入探究,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契合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核心要求。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长周期作业优势显著。它涵盖多个科学概念与原理,学生需综合运用知识探究,经历完整科学探究流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

2 当前小学科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形式单一固化,缺乏多元创新

当前小学科学作业形式大多局限于书面作业,像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占据主导。这种单一的形式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与简单复述,难以真正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深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连接”这一知识点后,作业可能仅仅是让学生填写电路元件的名称、判断电路的通断等,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能完成,无法真正体验到动手连接电路、探究不同连接方式下电路特点的乐趣与价值。

2.2 作业内容脱离实际,难以激发兴趣

部分小学科学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场景建立联系,无法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比如,一些作业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过于抽象、理论化,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像在学习“宇宙的奥秘”时,作业可能只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天体的名称、特征等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月亮,或者了解一些与宇宙探索相关的实际案例。

2.3 作业评价片面机械,忽视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作业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片面和机械,主要侧重于答案的正确性,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全面的评价维度。教师在评价作业时,通常只关注学生是否写出了正确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探究方法、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时,教师可能只看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而不关心学生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的创新点和遇到问题时的解决策略。

3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策略

3.1 聚焦核心素养,精准设定作业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需将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导向,精准设定作业目标。科学核心素养涵盖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以及态度责任等多个维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明确每个长周期作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侧重点。

3.2 贴合生活实际,精心挑选作业内容

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的内容应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作为作业内容。比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可以设计“家乡天气变化探究”的长周期作业。让学生连续一个月观察并记录家乡每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分析家乡天气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季节的关系。

3.3 丰富形式载体,创新设计作业类型

为避免作业形式的单一和枯燥,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应丰富形式载体,创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除了传统的实验探究类作业外,还可以引入调查研究类、项目制作类、科普创作类等多种作业形式。在调查研究类作业中,例如让学生对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学生需要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4 完善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作业成效

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双减”背景下,应摒弃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效。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长周期作业设计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作业目标、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完善作业评价和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可以设计出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长周期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设计策略,提高长周期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为“双减”政策的落实和科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双减”政策下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践对策探究——以“空气”单元为例[J]. 鲁国庆. 考试周刊,2022(25)

[2] 优化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 宗若灿. 辽宁教育,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