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直升机灭火在高原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协同作战机制研究

作者

夏若才让

巴宜区森林消防中队 860100

一、引言

高原森林火灾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地面扑救方式在面对高原复杂地形时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而直升机灭火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灭火手段,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等优势,能够在高原森林火灾扑救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要充分发挥直升机灭火的效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作战机制,使其与地面力量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灭火合力。

二、高原森林火灾特点及直升机灭火优势

(一)高原森林火灾特点

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多为高山峡谷,交通不便,这使得地面扑救队伍难以快速到达火场,且在扑救过程中行动受限,容易出现扑救盲区。同时,高原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风力较大且风向不稳定,导致火势蔓延迅速,容易形成树冠火、地下火等多种火行为,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二)直升机灭火优势

快速响应与机动性强:直升机不受地形限制,能够快速到达火场,尤其在交通不便的高原地区,可大大缩短救援时间,实现对火情的快速压制。

载水量大与灭火能力强:大型直升机如 M-26 在低海拔平原地区一次可吊运 15 吨水,即便在川西高原林区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也能一次吊水 8 至 10 吨,可有效截断长火线、扑打大火头。

适应复杂地形与环境:一些直升机如K-32 具有机体小巧、机动性强、灵活高效、转弯半径小等特点,在扑打悬崖峭壁及凹形地貌的林火时表现突出,解决了地面力量无法到达扑救的问题。

三、直升机灭火协同作战模式

(一)直升机与地面力量协同作战

空地联勤联训联战:地空相互提供指挥救援专业技术培训资源,开展业务交流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空地协同配合演练,提高专业救援队伍处置能力。例如,北京市航空应急救援队通过咨询多位专家、查阅多方资料、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森林灭火成功案例,拟制了相关研究报告,提出了多种空地协同战法。

战时协同保障:在火灾扑救过程中,直升机负责攻险段、打火头、扑明火,定点悬停清除火点,地面扑救队伍则及时跟进清理余火,确保火场得到彻底控制。

信息共享与指挥协同:建立统一的指挥平台,确保直升机与地面力量之间信息传递顺畅,指挥决策准确及时。地面人员可为直升机提供火场实时信息,直升机也可将空中观察到的情况反馈给地面指挥中心,以便双方更好地协调行动。

(二)不同直升机之间协同作战

机型搭配与任务分工:根据火灾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直升机。例如,在川西南高山峡谷区,M-26 直升机用于扑打长火线、大火头,K-32直升机则负责处置悬崖峭壁处的烟点火点。

协同作战策略:在扑救过程中,不同直升机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灭火组合拳。如在火势较旺时,大型直升机先进行压制,小型直升机随后清理余火;或者多架直升机同时从不同方向对火线进行打击,提高灭火效率。

(三)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

功能互补:无人机体型较小、易于携带,可在夜间或直升机作业前后、单独空域开展火场侦察、通信中继、辅助灭火等工作,作为直升机功能的有力补充。例如,航景创新的无人直升机在高海拔“三断”场景实战中,顺利完成精准投弹灭火。

协同作战注意事项:在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配合时,需明确注意事项,如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干扰等,确保协同作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协同作战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信与信息共享问题

通信手段差异:直升机与地面力量以及其他协同单位之间在通信手段上存在差异,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影响协同作战效率。

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目前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延迟、不准确等问题,难以实现对火场情况的实时、

全面掌握。

(二)指挥与协调问题

指挥体系不统一:在协同作战中,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自主管部门不同,指挥体系也存在差异,导致在火灾扑救现场出现多头指挥、指令冲突的情况,影响作战行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 协同作战经验不足:部分参与协同作战的人员对直升机灭火的战术特点和协同要求不够熟悉,缺乏实战经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迅速、准确地与其他力量配合,容易出现配合失误。

(三)安全风险问题

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安全:高原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直升机在执行灭火任务时面临着较大的飞行安全风险,如低空飞行、山谷飞行时容易受到气流影响,与地面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风险也较高。

协同作战中的安全风险:在直升机与地面力量、其他直升机或无人机协同作战时,存在相互干扰、误伤等安全风险,如直升机吊桶洒水时对地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威胁,以及多架直升机同时作业时可能出现的空中碰撞风险。

五、协同作战机制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通信与信息共享机制

统一通信标准:制定统一的通信标准和协议,确保直升机与地面力量以及其他协同单位之间能够实现无缝通信,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一个涵盖气象、地理、火情等多方面信息的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力量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为协同作战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强化指挥与协调机制

构建联合指挥体系:建立一个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指挥中心,明确各参与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统一指挥调度,避免多头指挥和指令冲突,确保协同作战的高效有序进行。

加强协同作战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直升机与地面力量、其他协同单位的联合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人员对协同作战战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积累实战经验,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三)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强化飞行安全保障:加强对直升机飞行员的培训,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飞行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配备先进的飞行安全设备,如气象雷达、地形预警系统等,为直升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

制定协同作战安全规范:制定详细的协同作战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各参与力量的安全责任和注意事项,加强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协同作战过程中的安全。

结束语:

直升机灭火在高原森林火灾扑救中具有显著优势,但要充分发挥其效能,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作战机制。通过完善通信与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指挥与协调机制以及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直升机灭火在高原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协同作战能力,实现直升机与地面力量、其他协同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火灾扑救效率,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协同作战经验的不断积累,直升机灭火在高原森林火灾扑救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协同作战机制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云锦 , 黄甫则 , 万国富 , 等 . 扑救高原山地重大森林火灾的成功范例——安宁” ”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掠影 [J]. 云南林业 , 2006,27(3):3.

[2] 王民 , 何诚 , 宋喜峰 , 等 . 高原”森林区块”环境下的无人机林火扑救技术 [J]. 消防科学与技术 , 2022, 41(12):1737-1740.

[3] 杨正波 , 史磊 . 拓展川西高原林区航空直接灭火能力浅析——以扑救雅江县” ”火场为例 [J]. 森林防火 ,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