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为基石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王绪红
临沭县临沭街道第四小学 山东临沂 276700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思潮的出现,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使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德育可以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其中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为密切的成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班主任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这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对于周围的世界还 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小学生 能够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容易被一些不好的信息影响。所 以,作为小学生在学校里面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 主要建设者,班主任就要将这一个任务承担起来,对班级里面 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和引导,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明 对错,辩是非。
一、以师德为基石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具备高尚师德的班主任能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鲜活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当班主任展现出真诚、善良、公正等美好品德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亲近,从而营造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引导,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在社会问题如犯罪年轻化等凸显的当下,学校教育肩负着弥补家庭德育缺失、纠正错误观念的重任,班主任凭借高尚师德开展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晓正义与邪恶,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让学生在充满爱与责任的教育氛围中成长为有道德、有担当、对社会有益的人 [1]。
二、以师德为基石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一)创新教育形式,激发德育活力
随着时代发展德育教育需不断创新形式,小学班主任可以以师德为动力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这既包括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开展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又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力量来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活动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以师德为基石的创新教育形式能激发学生德育兴趣、使德育教育充满活力,从而更好促进学生品德素养提升。
以“诚信超市”为主题的沉浸式德育活动为例,活动前,班主任可以利用动画短片展示“无人售货摊”因诚信经营获得社区信任的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有人少付钱或拿走商品,摊主会怎样?”,随后将教室布置成微型超市,摆放标价文具、零食等商品并设置“自助收银台”;活动开始后,学生轮流扮演顾客与监督员,其中顾客自行计算金额、投币找零,而监督员观察记录不诚信行为,并填入“诚信观察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围坐讨论“今天有多少人完全诚信”以及“如果有人没付钱可能是什么原因”,以此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摊主,发现钱少了会难过吗”,同时展示活动全程录像,让学生指出不诚信瞬间,并共同制定班级诚信公约,从而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内化”,进而有效提升了德育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二)强化沟通协作,凝聚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班主任需以师德为指引尊重家长,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并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同时通过定期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状态,从而提供德育教育的全面信息;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并以高尚师德赢得家长信任与支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德育教育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品德全面发展[2]。
例如针对部分学生课间追逐打闹、不遵守秩序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群发起“文明课间小调查”,邀请家长分享孩子在家是否常因争抢玩具发生矛盾,并整理出“争抢物品”“缺乏耐心”等共性问题,随后组织线上家长会,展示监控中学生课间推挤视频片段以及家长提供的家庭冲突录音,以此引导家长讨论“孩子在家和在校的不文明行为是否有相似之处”,比如家长发现孩子因缺乏规则意识导致的问题在两种场景中反复出现后,班主任则顺势提出“家庭一学校规则共建” 方案,即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游戏规则(如“轮流玩玩具”“轻声说话”),班主任则在班级开展“课间文明小卫士”活动,让学生用绘画记录课间文明行为;在每周五,班主任可以将学生课堂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则同步分享家庭规则执行情况,比如有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主动提醒弟弟“要排队玩滑梯”,班主任便在班上表扬该生,并邀请其分享家庭规则制定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行为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品德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师德为基石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是顺应教育本质、契合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能为德育工作指引清晰正确方向,使学生在温暖且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逐步塑造健全人格,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可积极创新德育方法并凝聚教育合力,让德育教育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从而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 李崇爱 . 优化德育·彰显师德——小学德育教育中师德的具体体现[J]. 科幻画报 , 2021(4):146+148-146+148.
[2] 郭振华 . 小学班主任师德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J]. 中华传奇 ,2020(3):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