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跨学科视角下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李倩楠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巩固庄中学 072550

引言

高中政治教学常面临资源相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局限于教材内容,有时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时代发展,都呼唤更具吸引力和整合性的教学资源。跨学科视角为此提供了新思路。它主张突破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入政治教学。这种方式有助于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社会,提升分析能力和价值判断力。

一、跨学科资源开发的核心价值

高中政治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仅依靠单一学科的教学资源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是因为真实的社会问题通常涉及多重因素,需要综合考量。比如要理解当前某项政策的制定背景,就必须了解相关的历史沿革;分析一个社会事件的影响,则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引入历史事件、地理数据、文学作品、艺术表现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素材,可以使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立体。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记住抽象概念,更能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

二、实用开发路径,贴近教学实际

(一)学科知识直接关联,构建政治教学的知识网络

政治课程中的抽象概念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具体知识来支撑。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梳理政治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的天然联系点。法治建设主题的教学可以引入历史学科中中国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比如从《唐律疏议》到《大明律》的法制传承,再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这些历史素材能帮助学生理解法治建设的延续性和时代性。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治思想同样值得挖掘,比如《谏太宗十思疏》体现的依法治国理念,《包拯传》记载的古代司法实践,都可以作为法治教育的鲜活案例。文化自信主题的教学则需要打破政治课本的文本局限,通过艺术课上的传统山水画赏析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借助京剧脸谱艺术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价值。这种学科间的知识关联不是简单拼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各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找到与政治概念最契合的联结点。

(二)围绕现实问题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

真实的社会问题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最佳载体。以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为例,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议题能够自然融合多学科视角。政治学科侧重分析垃圾分类政策中的政府职能与公民参与,可以引导学生调研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地理视角关注垃圾处理设施的空间布局合理性,通过绘制社区垃圾投放点分布图,分析现有布局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科学知识的融入让学生明白分类背后的原理,比如厨余垃圾堆肥的微生物作用,有害垃圾处理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知识能增强学生的环保自觉性。这种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在于保持各学科内容的有机统一,所有活动都服务于解决如何提升社区垃圾分类成效这个核心问题。

(三)活用身边资源,让政治学习走出课本

学校周边的各类场所都是现成的教学资源库。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就是现成的教学场景,通过分析国旗下讲话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义务。学校宣传栏张贴的政策文件、公示公告,都可以成为分析政府职能的素材。食堂就餐时观察食品价格变动,能生动说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图书馆的地方报纸和统计公报是宝贵的一手资料。可让学生查找最近三年本地的 GDP 增长率、人均收入等数据,制作成简明的柱状图或折线图,既能锻炼信息处理能力,又能直观理解经济发展状况。这些资料查询和整理工作可以在课后以小组形式完成。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量力而行。如让学生在放学路上观察社区宣传栏的普法内容,或记录家门口公共设施的变化。这些日常观察任务容易完成,积累的素材同样能支撑课堂讨论。

三、课堂有效利用的关键策略

(一)目标清晰融合,确保资源精准服务教学

跨学科资源的课堂运用首先要解决目标定位问题。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引入其他学科素材的具体目的。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以精选改革开放初期的物价变动数据图表,这些数学素材能直观展示价格机制的作用。当讲解国际关系主题时,选取历史学科中的外交档案或条约文本作为辅助材料,目的是让学生看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形态。培养公共参与能力时,语文课上的辩论技巧、艺术课上的视觉表达方法都可以成为训练手段。关键在于所有资源的选用都必须紧扣当堂课的政治学科核心目标,避免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

(二)设计融合性任务,促进学生能力整合

有效的跨学科教学需要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任务。在“社会保障制度”单元,可以布置这样的探究任务:收集本地近五年养老机构数量变化和政府补贴数据,分析政策效果;采访家中长辈对不同时期养老政策的感受,整理口述史料;对比德国、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设计,总结中国特色。这样的任务要求同时运用政治学科的分析框架、历史学科的史料解读方法、地理学科的空间比较思维以及语文课的信息整理能力。任务设计要把握好梯度,从简单的资料收集归类,到中级的对比分析,再到综合性的方案建议,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评价标准也要体现多维度,既要看政治概念的运用准确度,也要考察其他学科方法的适切性,更要关注学生综合思维的质量。

结语

在跨学科视角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主动关联其他学科知识、聚焦现实问题设计学习活动、活用校本及社会资源,并注重在课堂中清晰目标、设计融合任务、加强引导,能够显著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政治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阳. 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D]. 江苏: 扬州大学 ,2024.

[2] 肖明雪.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设计策略研究[D]. 甘肃: 西北师范大学 ,2024.

[3] 蒋红杰. 项目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