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模式探索

作者

张会

徐州市铜山区废黄河地区水利工程管理所 221100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灌溉、排水、供水等关键任务,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民生活用水的保障。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建成后的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与维护方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短缺、设施老化等,导致工程效益衰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因此,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模式迫在眉睫。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其运行管理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设施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实时监测工程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诸如堤坝裂缝、渗漏等潜在安全隐患,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和防范,避免事故发生,确保水利工程在设计寿命内持续可靠地运行,保障周边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呈现出较为复杂且混乱的局面,条块分割现象极为突出。从纵向来看,不同层级政府部门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职责划分模糊不清。上级部门侧重于宏观规划与政策制定,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与基层部门的沟通协调存在障碍,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例如,省级水利部门制定了关于农村灌溉设施升级改造的计划,但在传达至县级及乡镇级部门时,由于中间环节过多,信息出现偏差,使得基层在执行时无法准确把握目标与要求。

2.2 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需要持续且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资金缺口巨大,严重制约了工程的正常运转。首先,政府财政投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虽然政府一直强调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但在实际资金分配中,大部分资金倾向于工程建设阶段,对后续运行维护的资金安排相对较少。这就导致许多农村水利工程在建成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资金,设施逐渐老化损坏。例如一些新建的灌溉泵站,在建设完成初期能够正常运行,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没有足够资金进行设备保养与零部件更换,泵站的运行效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

2.3 设施老化与损坏

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受当时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这为后续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用,许多渠道、泵站、水闸等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渠道衬砌脱落、裂缝渗漏现象随处可见,导致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大量流失,灌溉效率大幅降低。例如一些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渠,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加固,渠壁坍塌,渠底淤积,原本能够满足大面积农田灌溉的渠道,如今只能供应少量农田。

3 保障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模式有效实施的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坚实保障。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在一些细节和实际操作层面尚存在不足。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工程专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细化,明确各个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专业化管理企业等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中的具体职责、权利范围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例如,详细规定水利部门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持方面的职责,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组织农民参与维护、水费收缴管理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面临的资金困境亟待解决,这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的比例。设立专项预算,确保每年有稳定增长的资金用于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设备更新等方面。例如,根据不同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实际需求,合理分配财政资金,重点扶持那些设施老化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地区。

3.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核心要素,目前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刻不容缓。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发挥重要作用。优化专业设置,结合农村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在水利相关专业中增加农村水利特色课程,如农村灌溉技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等,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农村实际情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强化宣传教育与农民参与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水利工程重要性的认识,是推动农民积极参与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础。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广泛传播农村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农民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模式,并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可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管理模式和保障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黄锦峰 ; 吕靓 ; 郭威威 . 内江科技 ,2022(01)

[2] 对推行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的研究 . 周文龙 . 水上安全 ,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