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移动应急启动装置分析
胡峻滔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黄平供电局 贵州黄平 556100
引言:
作为生产生活的必要能源,在社会持续进步之下,各领域对电力供应稳定度需求愈发严格,用户对于用电质量感知也逐渐敏锐。一旦出现停电问题,将会对生产运营、居民生活等工作造成严重困扰,如何持续强化电力供应连续性,健全完善保供电工作逻辑,已然成为电力行业重要研究课题。而发电机作为保供电落实的重要工具,为切实强化发电机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树立创新思维,打造一款全新的发电机移动应急启动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故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供电工作现状
保供电工作落实期间,发电机属于十分常用的应急供电手段。然而,结合现实实践来看,在连接期间,却极易出现一些问题,制约着送电效率的输出,甚至还会使得送电时间可以大幅度延长。其一,在相对复杂的条件之下,想要顺利实现接入地点定位,除了要统筹对周边环境安全性进行考量之外,亦要细致化分析线路布局合理性,此过程既需要耗费诸多时间,又需要消耗诸多人力。其二,受用电负荷影响严重,如若用电负荷处于超出状态,亦将加大发电机烧坏的可能,使得保供电过程停滞,想要切实保障供电安全,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精准针对不同区域的用电特性,实现负荷预估,并有的放矢地实现发电设备配置。其三,材料选择层面如若出现漏选等状况,往返实现工具拿取亦会浪费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耗时 1 到 3 个小时左右,特别是在边远或农村地区工具拿取时间将会被进一步拉长,无疑也会对客户满意度呈现影响较大[1]。
二、发电机移动应急启动装置设计实现
为快速实现上述难题解决,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应急保障能力,避免用户对电力服务产生质疑,笔者所在单位计划化被动为主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工作,致力于通过一种全新发电机快速接入装置的设计呈现,快速强化保供电连接工作的连续性,真正助力供电作业整体工作效率提档升级。
此次所设计的发电机快速接入装置主要由三个独立机构组成,分别是①箱子本体 ② 压线夹子 ③ 操作旋钮。具体的工作原理为:一旦需要推动保供电工作,发电机连接线就会快速反应,通过既定路径穿过压线夹子,与此同时,负荷端也会连接穿过压线夹子。直至其顺利锁住导线之后,借助指定的旋转按钮便可快速在接入像电源端这种选择相匹配的空气开关档位,从而完成指定式送电工作整体的反应过程。具体的操作流程体系如下:
(一)到达现场与负荷侧连接
收到指定保供电任务之后,工作人员会借助专车装载快速接入箱本体、压线夹子等,使其顺利到达保供电现场。直至到达现场之后,便会择优选择空旷度高、平坦度强的合适位置,将箱本体及压线夹子放置此处,为后续更安全的操作提供保障。随后,在放置完毕之后,会拿起负荷侧连接导线其中一端与用户设备进行对接,至于另一端则穿过压线夹子,充分借助绝缘性较佳的按压手柄,以此为“媒”,实现压力适度施加,进而快速完成导线紧密压紧工作,需额外注意,考虑到绝大多数压线导线范围多位于 16-300mm2 区间。因此,在实现按压手柄选择期间则要尽可能选择通用性强的按压手柄,确保后续能够轻松促使导线紧密压紧工作实现。最后一步,在顺利实现压紧强度与规定数值一致时,闭锁杆将会自动反应快速与中间平板挂钩,实现紧密扣合,变为闭锁状态,通过坚实的屏障设立,最大程度防止受外力作用影响,而出现不可控地导线回弹的状况。
(二)底座与弹簧机构
为保障工作输出更为顺畅,针对底座及弹簧机构设置而言,本装置则计划积极在压线夹子下方底座内部设置一套完整的弹簧机构,凭借其缓冲作用的有效发挥,确保后续在按压手柄持续施加压力时,能够快速实现冲击力分散,不会受压力瞬间过大的影响,而致使导线大面积受损。除此之外,为保障维护与保养工作推进更为顺畅。本装置还提前在底座的背部预留了一个便于常规维护保养设备进入的开口。后续借助此开口,便可快速且全面的对于弹簧机构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反应,确保其使用寿命能够得到更为有效地延长。
(三)电源侧连接与问题告警
直至前方操作完毕之后,便进入电源侧连接阶段。为保障电气连接稳定度更强,工作人员需将一侧与发电机输出端进行紧密相连,另一侧则快速与接入电源侧端的压线夹子形成“交流”连接。此时,为最大程度规避误操作等问题,本装置还积极在操作面板旋钮旁侧设置了一个独立性较强的警示传感器,致力于快速实现电源侧与复合侧压线夹子是否连接到位监测工作,如若连接到位,则传感器颜色变为绿色,反之则变更为红色,确保能够通过问题的提前告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严防受误操作的影响,而致使电气事故不可控发生[2]。
(四)空气开关与档位调节
为快速且高效地实现到位平稳转换,本装置还积极在接入箱内部,这种装设了多个规格且自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空气开关,具体的规格主要有 100A、200A、400A、630A 几类,不同规格其所对应的档位,详情见下表1 所示。
表 1 不同规格其所对应的具体档位

在实现档位切换期间,内部控制机构控制卡槽则会自动化实现闭锁解除,接触触头持续收缩工作顺利转换至其他档位之中,直至顺利明确档位之后,控制触头会立即弹出,快速与此档位内部线路实现连通,并形成全新供电路径,确保工作输出一次成型。除此之外,为保障工作安全性更高,本装置还积极设置了额定容量,一旦整体的负荷超出对应档额定容量,内部空气开关则及时实现自动化跳闸工作,确保能够在电路的有效切断下,从根本上杜绝过载烧坏现象。
(五)电源、负荷侧区分
为确保操作准确性更强,本装置还重视电源与负荷侧的区分,充分以旋转装置是否存在为判断媒介,存在旋转装置的将其设定为电源侧,反之则将其设定为负荷侧。通过简单明了且肉眼可见的区分手段,快速帮助操作人员实现区分工作,助力保供电作业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三、装置优势总结
基于价值分析视角,本次所设计的全新装置主要有着如下几方面优势,其一,操作便捷、使用安全性较高。其二,适配度较高,在多种保供电场合之中均能够顺利发挥自身价值。尽管处于并未配备低压综合配电箱的台区,亦能够快速实现问题解决,不需要额外实现匹配性开关寻找,对于工作效率优化提升、客户满意度优化提升方面均有着明显的介入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保供电工作是电力行业民生保障、生产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文章以切实强化保供电工作效率为实践导向,有序提升电力应急保障水平为工作引擎,从操作原理层面出发,研发的全新发电机快速接入装置,便可凭借自身强大的环境适应性特征,确保保供电过程在 10 至 15 分钟之内迅速反应。相信随着装置的持续深入应用,势必会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值得同行广泛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相金 , 冯嘉顺 , 王益勋 , 等 . 应急发电机启动电源智能管理装置研究 [J]. 广西电力 ,2023,44(03):18-23.
[2] 郭 彦 军 . 发 电 机 移 动 应 急 启 动 装 置 的 研 究 [J]. 通 信 电 源 技术 ,2022,32(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