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与现实进路
郭美华 叶权
肇庆学院 广东省肇庆市 526100
引言
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情感认同以及价值追求,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龙母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并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在龙母文化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应积极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还应深入挖掘龙母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开发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产品;积极整合西江流域有关龙母文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旅游线路和景区,还应强化教育普及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新时代价值
(一)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龙母文化可以将不同地区、 通过精美的龙母雕像,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等 文化共同体,流域 其他地区的交流日 通过跨地区的文化互动, 不同地域居民之间的相互理 民族的传统美德高度契合, 坚定地认 培养生的爱 魅力和生命力,深化对民族文化根源的理解, 民族自
(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龙母文化涵盖了民俗风情、 艺术审美等 诸多领域 倡导慈爱、孝道、和谐等美德,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独特的仪 究西江流域龙母文化,可以促使相关 如纪念品、工艺品等,可以客的购物需求,同时成为传 流域居民围绕龙母文化打 客全面了解龙母文化的 可以使游客在体验乡 实现了城乡旅素融入建筑设计、;此外将龙母文化融入企 1 等领域,如在产品中宣传龙 牌形象
(三)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西江流域连接着上下游多个 使不同地区人们接触到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跨 了多个少数民族,龙母文化作 相互影响,少数民族可 格的艺术形式,各民族文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西江流 新的契机。龙母文化倡导 值观。当不同文化背 活方式。节日习俗上会 地居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态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龙母文化所倡导的善良、仁爱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观高度契合,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和态度对待他人、乐于助人,人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龙母文化推崇敬业奉献精神,可以激励人们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龙母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为个体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在西江流域龙母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可以形成多元共生的社会环境,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该意识融入当地的社会治理模式中,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均等。龙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艺术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了解和瞻仰,带动地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龙母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了解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国际交往中展示龙母文化可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 [3] 。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的新时代现实进路
(一)加强传承与保护
龙母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相关部门应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 系统性地研究龙母文化,全面梳理其社会功能、内涵特 ,将龙母文化融入到中小学地方乡土文化特 庙,使学生在参观考察过程中感受龙 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 向公众普及龙母文化的相关知识 的抢救性保护、修缮、复原等工作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 学者对龙母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 龙母文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布 母文化的内涵
(二)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自信视域下,龙母文化在发展传承中,应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演绎,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提炼龙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创造高质量的小说、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可以将现代技术引入到文化展示环节,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龙母传说的过程,增强文化体验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整合规划精品旅游线路,以龙母文化为核心线索,串联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其他旅游景点,设计推出多条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如可以设置龙母文化探索探秘游,龙母文化足迹追踪之旅等主题。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还应注重特色品牌的建设,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龙母文化纪念日,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端午节举办龙舟竞渡比赛将龙母元素进行融合创新设计,春节推出龙母巡游活动,还可以在景区或文化场馆设置互动的文化体验环节,使游客亲身参与传统民俗游戏、手工制作工艺品,感受龙母文化的魅力,增强参与感 [4] 。
(三)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龙母文化面临着传统困境与传播局限等问题,为了使该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广泛传播,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创新传播渠道和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开发专门的手机应用程序,丰富导览三维建模功能,方便游客获取关于龙母文化的详细信息。此外,文旅推广和宣传部门还可以制作高质量的龙母传奇动画电影,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影视制作手法相结合,赋予故事新的生命力,通过动画短片、微电影形式讲解龙母传说,增强民众对龙母文化的兴趣。官方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抖音、微信、小红书等媒体手段,开设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有关龙母文化的图片、资讯、视频内容,展示龙母文化的独特魅力。相关部门还可以发起话题讨论、线上投票等活动,引起网友热议,形成热点效应,还可以通过线上活动提高传播效果,积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之中,如线上可以设置知识回答,线下举办手工制作、工作坊等活动,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在龙母文化传播中,还应与其他区域进行合作,可以组织音乐家谱写以龙母文化为主题的流行歌曲,用音乐旋律传达文化的魅力;与服装品牌合作,设计以龙母元素为主题的服饰系列;还可以举办龙母文化美食节,挖掘西江流域特色菜肴背后的文化故事,通过跨行业的联动,为龙母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扩大龙母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人才支撑
龙母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人才的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与龙母文化相关的课程与专业方向,如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龙母文化的魅力。
相关院校可以设置相应的专业培训班,开设与龙母文化相关的绘画、雕刻等课程,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重视民间艺人的作用,鼓励老艺人收徒,确保传统技艺不失传。相关部门应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投身龙母文化建设和传承中,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龙母文化研究创作推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还应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邀请客座教授、聘请兼职顾问等,根据实际聘请合适的人才进行短期指导和合作项目开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从事龙母文化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核,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人才之间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不同地域的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共享资源,进而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5] 。
(五)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多元发展
龙母文化发展中 水稻可设计成彩色稻田拼出龙图案、花卉 济效益与文化传承。西江流域龙母 结合农耕体验活动,让游客 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农业叙事 的例子。罗洪村的居民在稻 态智慧[6]。推出农产品深加 一个例子,在龙母祖 值。相关部门应定期举办以 质文化遗产。邀请游客品尝农 ,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 费者手中。相关部门应依托西 山林地形地貌特点,打、丛林穿越等项目,将龙母文化的勇敢精神融入其中, 文化熏
结束语
综上,西江流域龙母文化见证了西江流域的开发历程和社会变迁,龙母形象所代表的慈爱、宽容等品德具有长远的道德号召力,还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新时代西江流域龙母文化发展中,应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龙母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普查和梳理,同时还应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整合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充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龙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潘香岑 , 徐伟杰 . 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特色文化教学研究——以梧州龙母文化为例 [J]. 匠心 ,2024,(01):160-162.
[2] 卢静 . 龙母文化精神内核的流变 [J]. 文化产业 ,2023,(33):148-150.
[3] 叶飞. 龙母文化元素融入服装图案设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J]. 美
[4] 卢静 . 个体价值感知对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 以梧州龙母文化为例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7(20):73-78.
[5] 李俊康 . 西江龙母文化的多元谱系与变异 [J].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0,(00):163-182.
[6] 刘舜欣 . 肇庆德庆悦城镇以“农工文旅”四链融合主力乡村振兴 [N]. 南方日报,2025-07-25.https://www.nfnews.com/content/lyKmmKqg65.html
本文章为2024 年创新创业训练校级项目“寻龙之母,文创未来”(编号为X202410580108X)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