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许玮虹
厦门市莲花小学 福建厦门 361000
一、优化选题,引发习作兴趣
(一)从学生生活选题
写出真情实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写出真情实感,需要对传统习作教学选题进行优化,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题。从学生身边选题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习作之趣,而且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提高习作教学亲和力,让学生对习作教学“来电”。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习作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由于从学生身边生活选题,学生话题很快被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习作交流与互动。同时,小学生往往具有地缘关系,生活在相近的区域,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具有共同语言,学生之间交流时,可能是同一个地方,但是在交流原因时视角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样就使得学生之间的选题内涵变得丰富起来,学生思路被打开,习作教学实效性比较高,习作兴趣浓厚。
(二)从时代生活选题
习作要焕发出活力,调动学生习作兴趣,还应从学生身边的小生活进行延展,向时代生活延展,从时代生活中选题,让学生习作与时代有机结合起来。选题贴近时代生活,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对时代表现出较高的关注率。不仅如此,贴近时代生活选题还能较好地提高习作教学时代感,让学生习作高度得到较好的提升,不仅仅关注身边琐碎的小事情,而且关注民生大事件,从小就形成敏锐的习作洞察力。
如部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写信”习作教学,本单元习作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外,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关键。在习作学习之前,学生需要明确写信对象,即信写给谁的问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身边的人物出发,再从身边人物延伸开去。
二、丰富积累,开掘习作源泉
(一)在观察中积累
观察是小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有效路径,也是丰富小学生习作视野的必然途径。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作前观察引导,让学生根据习作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学会自己观察,并取得较好的观察效果。
如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之前,先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话题,自己确定习作对象,明确自己将要写的心爱之物是什么?然后,围绕“它是什么样子的”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要善于发现它的“可爱”之处,“可爱”之处既包括心爱之物的外在特点,又包括心爱之物的内在特性,如习性等。
通过课前观察,学生对习作对象获得了全面的认识,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同时,通过观察指导,学生又掌握了观察的一般方法,能够做到形神兼具,既把握对象外在特点,又深入心爱之物的内部。
(二)在阅读中积累
如教材五年级“介绍一种事物”习作教学,本次习作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说明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说明文,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因此,在实施习作教学之前,先布置阅读相关的说明文,将自己对说明文的认识写出来。
三、搭建支架,培养习作技巧
(一)范文引路,化难为易
范文引路就是利用典型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示范性引领的一种习作教学方法,它将习作教学理论有机地穿插在范文中,借助范文载体引导学生建构习作理论。范围引路使得传统空洞、枯燥、抽象的习作理论教学变得直观具体起来。范文引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精选范文,范文应注重典型性,能够有机渗透习作教学方法、技能等指导。
如教材六年级“多彩的活动”习作教学,本次习作训练的点比较多,包括将活动过程写清楚,突出印象深刻这一重点,既要从宏观写出活动的场面,又要聚焦微观,写出活动过程中人物表现,做到点面结合。最后,还应写出活动过程中的体会。围绕本次习作教学训练要素,我在选择范文时,聚焦三个训练点选择范文:第一个点是写清楚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借助范文学会如何将活动过程写清楚,如何做到重点突出;第二个点是做到点面结合,学会在描绘场面的同时,聚焦人物细处;第三个点是如何写出活动体会,可以一边记叙,一边穿插体会,也可以集中笔墨写体会。通过范文引路,学生借助三个典型的写作范文,围绕习作训练的要点展开研讨活动。
(二)以读促写,化整为零
如教材六年级下册“让真情自然流露”习作教学,这是一个习作单元,单元编制特点传递出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思想。在实施习作教学时,教师应发挥阅读教学支架效应。如结合《匆匆》一文,我引导学生借助第四自然段的研读,分析一连串问句的表达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借助语言抒发情感;再如,结合《那个星期天》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星期天所写的几次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跳房子”“看着云彩走”等具体的内容,学会结合具体内容抒发情感。
本次习作教学将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阅读教学定位被重构,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习作教学中,阅读文本也被翻转,成为学生习作教学的案例。不同文本特质,也使得单元习作理论教学做到化整为零,再通过单元整合达到单元习作教学目的,让习作教学更加简单、高效。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具有基础性作用,小学习作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素养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教师应根据小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认识起点,对习作教学进行优化,强化策略选择意识,让习作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丰富学生习作素材,优化习作理论指导方法,让习作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简单而高效,让学生享受习作,写出高质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邱朗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 读写算 ,2018(06):34-35.
[2] 张桂花 .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2018.
[3] 陈木德 . 先写后导 , 关注有效表达——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J]. 求知导刊 ,2018(0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