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清单计价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蒋华国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一、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比传统的现浇建筑要复杂很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吊装等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环节,而不同环节的价格浮动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总造价,因此采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难以达到装配式建筑的精确造价控制和动态管理要求。清单计价模式是目前市场所采取的一种定价方式,通过运用清单计价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地位,并且以公平合理的价格来确定工程项目造价。因此对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清单计价模式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装配式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参入竞争,各类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高有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采用清单计价模式给予投标单位报价自主权,投标人可根据自身调查的市场情况,以及自身采购渠道和控制成本的能力,来给予预制构件及其他各项费用合理报价,借助市场竞争来使生产厂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价格的形成以满足市场化的定价需要。

清单计价模式一般是要遵循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还有项目划分标准,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计算规则的不同,从而导致的工程量计算的失误。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以后,投标人需要根据统一的清单报价,来提高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的效率。在施工与结算阶段,依据清单内容来进行进度款的支付,其中还包括变更计价和竣工的结算。从而提高造价计算准确性,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三、清单计价模式在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建筑造价构成分析中的应用

1 预制构件费用

预制构件费用约占装配式建筑造价的 50%-70% ,在清单计价中分为不同的构件(预制墙板、楼板、楼梯),按规格、材质分开,并且说明项目的具体特点,包括混凝土等级、钢筋、保温层厚度等影响造价的因素,投标单位根据构件生产成本 ( 材料费、人工费、模具摊销费 )、工厂管理费、利润、运费、风险等几大板块来进行报价。

2 运输费用

清单中单独列项计算运输费用来明确运输起点和终点,还有包括的构件数量以及运输的要求。投标人根据市场运输价格的行情,从而考虑车辆的租金问题,以及燃油费和过路费以及装卸费等的报价。一般来说,预制构件运输费用,它约占构件总价的 5%-10%, 。举例来说,如果项目预制构件,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距离为 50km 的话,采用大型平板拖车来进行运输,那么每车可装载8m3 的构件,那么它的运输费用大概为100 元 /m3

(二)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1 工程量清单编制

招标人或委托造价咨询机构根据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相关定额以及装配式建筑构件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该清单除了包括各类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中涉及的预制构件、安装等工程量之外,还需要有该项目特征描述、工作内容、计量规则和技术要求等,并且针对预制楼梯部分还需要说明其相应的型号、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筋情况和是否包含栏杆扶手安装等内容,以及项目清单设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可漏项和错项,为以后投标人询价提供准确和完整的报价清单。

2 招标控制价编制

招标控制价是指招标人控制的该建设项目,在建设工程招标过程中标的价格上限,也是判断投标人报价是否合理的依据。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当充分参考市场价格信息,以及当地装配式建筑造价指标、企业定额(或地方定额)等,按照行业和地区的实际特点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个单项费用作出合理的估计;对于预制构件价格,需要综合考察市场上各个厂家价格、质量情况及运输距离;对于安装费,则应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计算市场中的人工及机械单价。最后,要认真校核该招标控制价,并保障其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产生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而造成招标效果不好。

3 投标报价

投标人在收到招标文件以及工程量清单之后,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项目的现场情况、项目周围的环境情况,结合企业的技术实力、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和分析出工程量清单里面的各项费用。在自主确定投标报价的时候应该要着重做好预制构件的价格优化工作,在与优质的厂家建立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来改善采购途径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案提高工作的安装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安装费用。另外也要考虑到项目的风险因素,所以在报价的过程中要留有一定的风险费用。投标报价要体现出企业的优势以及竞争性,切勿盲目的低价或者高价投标。

(三)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

1 进度款支付

以合同约定及已完成工程量为依据支付进度款,每月根据当月完成的工程量计算应得进度款,编制进度款支付申请表,并附已完工程形象进度报告、质量验收合格证明等资料报发包人审批,发包人在收到进度款支付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后的约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并签认支付款项;整个支付过程严格执行清单计价项目的相关内容,保证支付金额准确,满足承包人正常资金运转需要,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2 索赔管理

施工中由于发包人原因(不能按期提供施工场地、设计变更等)或不可抗力等原因,使承包人受到损失或造成工期拖延,承包人可提出索赔。承包人提出索赔应符合合同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按照合同规定的索赔处理程序确定其索赔费用,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及相应的管理费、利润等,并提供相应证据,详细计算出其索赔额。发包人应对承包人的索赔及时进行认真的审核和公正的判定,作出发包人认许的索赔决定,并通知承包人确定相应的索赔款额,以免产生索赔纠纷而使工程进展受到影响并造成造价控制失控。

(四)结算阶段的应用

工程竣工后,承包人是需要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还有工程变更情况和索赔费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与合同约定编制的竣工结算书,来详细列出各项费用计算过程与依据。对于预制构件、安装工程等主要项目,严格按照实际完成数量和合同约定综合单价来进行结算,从而确保结算数据准确。

发包人或其委托的造价咨询机构,需要对承包人提交的竣工结算书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对照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文件、现场签证记录等资料,对竣工结算书中的各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如果存在争议的话,那需要及时与承包人沟通协商,必要时组织现场勘查,确保竣工结算审核结果客观、公正,合理确定工程最终造价,完成项目结算工作。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清单计价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得出清单计价是适应装配式建筑市场化定价的需求,有利于预制构件价格的控制,从而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来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未来清单计价模式需要去推动技术创新还有制度完善,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装配式建筑实现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宗清 .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 [J]. 建筑与预算 , 2024,(04): 7-9.

[2] 张爱青 . 清单计价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7, 33 (22): 123-125.

[3] 张东霞 . 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策略分析 [J]. 陶瓷 , 2023,(02): 173-175.

[4] 覃健明 . 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 2023, (05): 54-56.

项目名称: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纳米 C-S-H 晶种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23GYF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