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知识的实施路径

作者

周亚娟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实验小学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落实知识尤为重要,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一、课堂讲授

1. 生动讲解

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解语文知识。如讲解古诗词时,通过描绘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例如,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柔和的月光洒在茂密的松林中,仿佛给松林披上了一层银纱。而山下的清泉潺潺流淌,撞击在石头上,溅起朵朵水花,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样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句的美妙,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运用故事、笑话等方式辅助讲解。这样,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 重点突出

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着重强调。例如,在教学记叙文时,重点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多次强调和举例,让学生牢记这些要素。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如,板书重点内容、提问重点问题、让学生做重点笔记等。比如,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要板书该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记录这些知识。

二、课堂练习

1. 多样化练习

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如填空、选择、判断、造句、写作等,以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学习了生字后,安排填空练习,让学生填写生字的拼音、部首、结构等;学习了语法知识后,进行造句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造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练习,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复习词语时,可以组织词语接龙游戏;在学习课文后,可以举办课文背诵比赛。

2. 及时反馈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集体讲解和辅导;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重点讲解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

三、课堂互动

1. 提问与讨论

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课文后,提问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看法等,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讨论。

2.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如讨论问题、制作手抄报、表演课本剧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教师要合理分组,明确小组分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课外拓展

1. 阅读拓展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的知识。例如,学习了童话故事后,推荐学生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学习了历史故事后,推荐学生阅读相应历史书籍等。 组织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收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 实践活动

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写作等,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参观博物馆后,让学生写一篇参观记;采访身边的人后,让学生写一篇采访稿。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语文素材,如写日记、制作语文手抄报等,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和写作习惯。

五、复习巩固

1. 定期复习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可以每周安排一次复习课,每月进行一次单元复习,每学期进行一次系统复习。复习时要全面回顾所学知识,重点复习易错、易混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多种复习方式

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如背诵、默写、做习题、讲解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复习巩固知识。例如,复习生字词时,可以让学生背诵生字的音、形、义,默写生字词,做生字词练习题,还可以让学生讲解生字词的记忆方法等。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复习,如制作复习课件、播放复习视频等,让复习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法落实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