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徐萍娟

广东省乐昌市凤凰小学  512200

知识整合能力、融会贯通思维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备受关注,跨学科作业设计也得到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跨学科作业,借助综合性的作业内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经验和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综合素养。通过跨学科作业这一载体,使数学作业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构建起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和实践方法,突破学科之间的局限,以全面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从而促进跨学科思维的形成。笔者在本校中高年级开展了跨学科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就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意义以及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跨学科作业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的活动。小学数学领域跨学科作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通过跨学科作业,学生可以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形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分科作业的缺陷,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经验和思维的能力,能够在培养单一学科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多元化的特色作业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特征

主题性。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由一个“主题”来统领。这个主题从培养人出发,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整合性。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体现在多学科的知识整合、方法整合和学习资源整合等维度。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同时,学生还需要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如文献、资料、工具等,以支持跨学科作业的完成。

实践性。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强调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主题或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跨学科知识。

三、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及策略

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要充分展示跨学科的主题背景,参考学生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从真实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任务。不能片面追求“跨”的形式,避免生硬地拼凑各学科的知识要素。而是应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生成主题,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实践研究,并在展示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 : 主题生成 - 任务分配- 研究实践- 展示交流。构建出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流程, 并不是限定形式,而是为了有利于教师开展设计活动,掌握活动实施的一般规律。

(一)以“数学+X”的模式设计作业,凸显协同育人思想。

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实施“数学 +X”的策略,联系多个学科设计作业,除了凸显数学学科属性外,同时强调育人属性、学科素养,体现“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思想。教师在进行跨学科作业设计时,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渗透爱国教育、品德修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例如三年级上册《看日历》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法知识,培养家国情怀,以“年月日里看中国”为主题,采用“数学 +德育”“数学 + 美术”“数学 + 语文”等形式设计了跨学科作业:“1. 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 2024 年“龙年创意”年历。年历需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发展。也可以选择你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一个月或几个月制作月历,月历应该体现重要日期和节气,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图片可以是与月份相关的风景、建筑、人物或者象征物,反映出中国的特色。2. 穿越时空,实现梦想。请你了解建党、建国、建军、航空、体育等方面重大事件,把相关的日期、重要标志等内容记录下来(可以用手抄报、绘画等形式),再谈谈你的梦想和预测实现梦想的日期。”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历法的精妙绝伦,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在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融入个人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力。

(二)在大单元视角下设计跨学科作业

为了提高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防止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碎片化,教师设计跨学科作业应着眼单元学业要求,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主动寻找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跨出去,为“综”,联系起来,为“合”。凸显作业的主题性、整合性与实践性,助推思维的进阶。例如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跨学科作业设计:“数学与语文结合。将圆的知识点整理好应用于思维导图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作品,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与体育整合。通过“投篮的抛物线”“不同跑道的长度问题”等问题分析运动数据,以培养其运动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数学与德育教育相渗透。通过“圆周率的历史”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的勤奋钻研”“阿基米德的故事”“刘徽与圆周率的故事”等,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像这样在大单元视角下设计跨学科作业,通过多个任务的整合、多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依托真实情境,设计跨学科长程作业

跨学科作业设计还应从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的视角出发,设计“长时间”“长内容”“长思考”“长过程”的“长程作业”。长程作业的设计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应用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长程作业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适当地进行知识延伸,并且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依托六年级毕业典礼这一真实情境,学习了“比例尺”相关知识后,以“毕业礼物——为母校画像”为主题设计了数学味浓,情感味足,实践综合性强的跨学科长程作业:“整合数学学科的校园平面图和美术学科的‘二十年后的学校’的内容,设计出三个密切联系的主要任务。画校园——为校园画一幅数学画像;做校园——为校园做一个缩小模型;话数学——为校园写一篇小传。”这项长程作业一直延续到毕业前的策展完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反复调整、测量数据,比例尺这一知识得到充分运用,同时激活校园记忆、激发对母校的浓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赋能,让学生在“作业长跑”中受益。

四、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评价

评价是对事物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跨学科作业的重要价值是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并完成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评价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评价内容必须围绕“作业主题”展开,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能联系实际,解决与作业主题相关的一连串真实问题。教师针对不同主题设计个性化的学生作业表现的评价量化表,对学生的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实施表现性评价。跨学科作业的评价设计要把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及其相关的核心素养,再结合具体任务将其转化成评价指标,由此形成“知识—价值一任务—评价指标”的评价逻辑链。力争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形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分科作业的缺陷,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经验和思维的能力,能够在培养单一学科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不仅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发力,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要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能力,要主动加大知识储备,加强与多学科教师协作,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生成。并依据学习空间差异,打造“课内跨学科主题学习 + 课外跨学科主题实践”的模式,打破学科局限,让学生在真实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跨学科作业体系中,“跨”出思维、“跨”出素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红伟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J]. 教育视窗 ,2023,(08):48-50.

[2] 王红卫 . 学科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J]. 2023 年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

[3] 李俊堂;钱玮 . 跨主题学习的评价设计要点 [J]. 中小学管理 ,2023,

本文系韶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双减”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sgsj23012

作者简介: 徐萍娟 出生年月 (1977.07) 女 广东省乐昌市 汉族本科 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