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指引下的教学与考试评价模式改革探究

作者

韩花琴

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校 046000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教育评估的全面转型,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面临着新的要求。统编教材的推出,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强调能力培养和实际运用,逐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然而,统编教材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们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一、统编教材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1 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统编教材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文化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讲、写作实践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思维等能力。

2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性

统编教材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新高考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方式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持。

3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统编教材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应更多引入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新高考语文评价模式的创新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评价模式过于侧重于期末考试,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而新高考的语文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反馈、学期项目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做到“因材施教”。

2 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新高考语文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理解等多个维度。因此,评价标准应更加多元化,涵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例如,除了传统的笔试成绩,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演讲比赛、课外阅读报告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

3 注重学生个性化评价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评价标准不应一刀切,而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新高考语文评价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实施路径与策略

1 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在新高考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占据核心地位。统编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知识讲授方式,而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在统编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要学会有效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特别是通过邀请教育专家进行针对性的讲座与交流,帮助教师深刻理解统编教材的核心理念,掌握新高考的要求,进而能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以课文《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教师不仅仅是讲解文本的字面意义,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生活经验,进行批判性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获得思维的启发。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以及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以支持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调整,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例如,通过引入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形成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2 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

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高考语文教学改革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新高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首先,学校应当根据统编教材的内容特点,合理配置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图书角、设立推荐书单等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不仅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要扩展到经典文学、哲学思想、现代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与技术的支持也变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PPT、视频、网络课程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书中的人物关系图谱和社会背景,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在课堂之外,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还能够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定期的教研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形式,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在新高考语文教学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效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家校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应当全面了解统编教材的教学理念与新高考的评价标准,明确学校教育的方向,支持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当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家长普及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了解新高考语文的考核重点和评价方式,从而在家庭中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辅导。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未完全适应统编教材的家长,学校可以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对统编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使家长更加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结语

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新高考语文教学与评价模式的创新,既是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和评价模式的创新,不仅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庭苇, 龚孟伟. 同伴支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育应用 [J]. 汉字文化 , 2025, (12).

[2] 于胜玥. 高中语文课堂评价内涵、设计原则与改进策略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4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