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面管教的工具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白丽贤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万星小学 511800
在当今社会,网络的发达、手机和数字电视的普及,使得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孩子不再一味地服从父母和老师的指令。如果教育者仍然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很难让他们真正反思并改正错误,反而容易引发叛逆行为。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尊重与平等、和善与坚定并行、不娇纵不惩罚”,这与现代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更可贵的是,正面管教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便于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和运用。自我接触到正面管教以来,我深受启发,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尝试应用这些工具,并进行反思总结。以下便是我在实践中对正面管教工具应用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巧用班会,提升学生技能
班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常用方法之一。开学初期,我便精心规划了班会内容,并定期开展班会活动。以下是我在第一学期制定的班会计划表:

首先,我通过“围坐成圈、致谢”班会,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开班会”的基本技能。正面管教的班会形式与传统班会有所不同,它要求师生围坐成圈,营造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氛围,便于彼此交流和沟通。对于新接手的班级,我将“围坐成圈、致谢”作为第一节班会课,让学生熟悉这种全新的班会形式。
接着,通过“班级指导原则”班会,我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包括“课堂公约”“课间公约”“班级公约”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商量、讨论,不仅能够培养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学会相互尊重。
此外,我还通过“大脑盖子、积极暂停(区)”班会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烦恼与愿望”和“有效和无效倾听”班会,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技能;通过“查理”“外面是丛林”“合作性杂耍”以及“鼓励活动”等班会,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技能。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深受触动,他们对这种新颖的班会形式非常喜爱,收获也颇丰。本学期的科任老师普遍反映,我班课堂纪律良好。在学校组织的文明班评比中,我班获奖次数也较多。这让我坚信,学生在班会中所学到的技能已经逐渐内化于心,促使他们更加自律。
正面管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班会主题,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其灵活性和弹性较大。在班会过程中,学生还能学到许多有助于学业成功的技能,例如发表意见、倾听他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将错误视为学习机会、发现同伴的优点、理解协作的力量、培养对社会有益的影响力和能力感、因做出贡献而获得成就感等。
二、活用鼓励,激发学生自我
正面管教提倡使用三种鼓励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我注意到感谢性语言:我谢谢你赋能性语言:我相信你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习惯用“你真棒!你真好!”之类的语言来表扬学生。然而,这种泛泛的表扬听多了,学生可能会感到麻木,甚至沾沾自喜。一旦得不到表扬,他们可能会失去动力。事实上,表扬虽然能在短期内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它可能让孩子过于关注外界评价,难以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相比之下,正面管教倡导的鼓励性语言则能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进而培养良好的品格和技能。例如,当学生取得满分时,传统的表扬方式可能是“100 分,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奖励”,而鼓励的方式则是“我注意到你付出了努力,你该得到它”。鼓励更注重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而不是单纯追求完美或取悦他人。
我班有一个学生性格冲动,容易记仇。有一次,一名女同学不小心用笔墨水弄脏了他的衣服。当时我在场,本以为他会立刻找那名女同学理论,但他只是气呼呼地看着对方。待他稍微平静后,我把他叫到一旁。以前我可能会表扬他“你做得很好”,但这次我尝试运用鼓励性语言:“我注意到你碰到问题能克制自己、不冲动,努力让自己冷静。”接着我又问他:“那接下来你想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他思考片刻后回答:“我想让她给我道歉。”我继续追问:“需要她把衣服洗干净吗?”他回答:“不用。”
正如鲁道夫所说:“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他们才能做得更好。”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认可和接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吝啬鼓励,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立。
三、转变提问,学生自我解决
将“为什么”转变为“什么”和“如何”,班主任的角色便从“责备者”转变为“倾听者”,这更有利于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需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在接触正面管教之前,我常常会问学生“为什么打架”“为什么争吵”。然而现在,我会用“什么”和“如何”来代替“为什么”。例如,当班里两名男生发生冲突时,我会先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然后问:“你现在感觉如何?”接着问:“那你现在想如何解决?”最后问:“如果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会如何处理?”通过这四个问题,学生首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表达过程中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接着通过表达感受,宣泄不满和怨气;最后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这种提问方式的转变让我收获颇丰,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成功解决了学生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渐学会了独立解决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冲动的学生,他与同学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少。
当老师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当老师问“什么”和“如何”时,学生会从自身出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为什么”问题转变为“什么”和“如何”问题,能够带来以下好处:
1. 开启对话;
2. 消除评判;
3. 让学生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4. 有效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结论
正面管教为教育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工具,有助于班主任创建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的班集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认识并接纳自我,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场所。通过启发、鼓励、连接、关注解决方案等方法,正面管教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自信、责任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社会技能和良好品格。这要求我们树立“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他们才能做得更好”的理念,将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从而达到“不管而管、不教而教”的教育境界。在未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探索正面管教工具的应用,不断反思总结,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具体出版信息待补充)
[2] 蒋力,单梁 .《正面管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M].(具体出版信息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