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9 背景下常用护理技术在线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推广研究
张媛 王李园 吕玉萍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铜川市 727031
随着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全面推进(将岗位技能、课程教学、技能竞赛、职业证书四要素融通),常用护理技术类在线课程建设正突破资源数字化阶段(即纸质教案电子化的初级形态),转向教学内容重组重构、教学方法立体创新、教学资源多维整合的深层次发展,着力凸显线上课程资源共享优势、教学需求适配特性以及知识体系动态更新等特点。
一、“互联网+”背景下常用护理技术在线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策略
(一)强化“岗课赛证”融通
通过系统拆分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典型任务,把分散知识点整合成便于操作的项目化模块,再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专项资格证书的考核要点融入其中,这样既实现理论教学与岗位能力的精准对接,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核心技能。当学生在虚拟仿真训练或真实病案操作中掌握护理技巧后,能清晰认识到这些知识将如何应用到临床护理场景。
(二)嵌入思政元素
护理技术在线课程虽以技能传授为重点,但如果缺少价值观培养环节,就难以体现高职教育核心价值。在课程内容中有机融入鲜活思政元素,通过病房突发事件处理、护患沟通情景模拟等教学案例,将职业伦理与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并穿插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真实故事[1]。比如在静脉注射操作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标准流程,更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沟通技巧;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时,学生能切身感受护理工作者所需的专业担当。
(三)优化视频与多媒体表现
首先邀请资深临床护理专家与专业影像团队合作,通过高清画质拍摄重点放大针刺角度控制、持针手势调整、消毒区域覆盖等关键步骤的精细动作,特别是容易忽略的器械接触面转换过程;其次运用三维动态模型对静脉穿刺深度把控、呼吸管理设备联动等教学难点进行拆解演示,支持学习者自主控制播放进度实现反复观摩。将特写镜头与解剖动画相结合,再配合分步骤语音解说和操作要点弹窗提示,能改善远程学习者在无菌操作、器械使用等核心技能训练中的模仿准确度,提升特殊教学环境下的技能掌握效率。
(四)构建立体化智能题库
根据题目难度梯度分级存储,让不同基础的学习者都能找到对应训练内容,比如刚入门者可侧重基础知识点选择题,而有经验者则可挑战复杂病例分析的主观题。在题型设计方面,既要保留计算机可快速批改的客观题型,更要开发需要人工评价的临床思维论述题和护理操作视频提交模块。当系统通过分析每位学生的历史错题记录,自动生成专属强化训练方案后,护理专业学生普遍反馈“像是配备了个性化导师”,这种针对性指导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
(五)开发虚拟仿真环境
在“互联网 +,, 背景下,护理技术在线课程建设面临实训资源不足的挑战。针对多数院校难以组织高成本临床实训的现实困境,VR/AR 技术为构建虚拟病房、急救场景及老年人照护环境提供了可行方案。通过开发仿真线上互动平台,学生可反复进行心肺复苏、无菌换药、导尿等操作训练,系统即时反馈功能可精准识别操作姿势偏差、力度不足或步骤遗漏,帮助学生逐步纠正操作习惯,最终在真实临床场景中展现出更专业的操作水平。平台还设置过敏休克、突发灾害等应急场景模拟,通过动态情境压力训练强化学生应变决策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常用护理技术在线精品课程的应用推广
(一)校际共享机制建设
可以组建在线课程协作联盟,将医学专科学校、综合类职业院校等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联系起来,制定统一课程开放标准并协商学分转换方案,让学生能够跨校选修课程,老师也能在不同学校之间交流经验,有效调配各区域的教学资源。针对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各校可定期联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比如举办急危重症护理典型案例分析比赛、组织跨校教师共同备课,促进教学团队分享护理领域前沿理念,共同探索适合在线教学的改革方案 [2]。
(二)行业辐射服务拓展
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联合临床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建设课程,使其既满足教学需求又具备职业培训功能。具体实践中,与三甲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定向合作机制,针对临床护士、社区护理员等不同岗位人员设计专属培训方案,比如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护技能强化或家庭护理指导等内容开发专项模块,同步配套线上理论课程与线下实操训练,这样可以让在职护士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提升技能。
(三)全周期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
前期筹备阶段重点开展文献分析、行业需求调研和专家座谈,重点分析课程目标是否符合最新医疗标准与教学政策导向,同时调查在校生实际学习需求是否在课程框架中有所体现;教学运行阶段通过智慧监测平台实时采集学习行为数据,比如登录次数、看视频时间、互动频率、测试分数这些关键指标,同步收集带教老师对课程难易度、内容实用性的改进建议;效果验证阶段既要看理论考核达标率,更要深入评估学生操作规范性、护患沟通技巧、突发状况处置能力等临床素养,采用随堂问卷与师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价信息。
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 + ”持续深化的教育环境中,护理技术在线课程长期建设与有效推广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更印证了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与职业教育创新融合的时代要求。通过系统梳理建设路径和应用推广方法,研究团队总结出涵盖理论支撑与实践操作的可操作方案,比如针对课程内容迭代机制建立教学案例动态库,通过校院协同优化实训资源配置,这些举措切实提升了学习者的互动体验,同时增强了课程服务临床护理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静 , 孙移娇 . 基于“五化模型”的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究 [J]. 知识窗 ( 教师版 ),2025,(07):57-59.
[2] 王永红 , 李辉 , 宋香全 , 等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J]. 医学动物防制 ,2025,41(09):900-904.
课题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25 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互联网 + ”背景下常用护理技术在线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应用推广研究”( 课题编号:2025SZX619)。
姓名:张媛 出生年月:1983 年7 月15 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
陕西省富平县学历:本科 职称:讲师 单位: 省市:陕西省铜川
市 邮编:727000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