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为依托,融入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

作者

尹丽娜

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 61004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财经素养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的经济生活,更影响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为财经素养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良好的平台。

二、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与财经素养教育的关联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财经素养教育关注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解、理财能力和正确消费观念的形成。两者看似不同,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例如,在生命生态安全课程中,对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教育,与财经素养中对资源价值和成本效益的认知是相通的。通过节约资源,学生可以理解减少浪费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而初步建立起成本意识和价值观念。

三、《拒绝餐饮浪费》教学中的财经素养教育渗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拒绝餐饮浪费》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餐桌上浪费食物的现象,初步了解浪费对环境和社会资源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珍惜食物、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从财经素养教育的角度来看,食物浪费涉及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成本的损失。每一份被浪费的食物都凝聚着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二)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食物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包括种子、化肥、劳动力、运输等费用;认识到餐桌上浪费食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计算、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从财经角度思考浪费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反对浪费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初步理解节约资源在经济和生态层面的双重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展示一些餐厅、食堂中食物浪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浪费现象的关注。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浪费的食物,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来源和背后的付出。

2.知识讲解:讲解食物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农民播种、施肥、收割,工厂加工,物流运输,超市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以一碗米饭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生产这碗米饭所需的种子、化肥、灌溉用水、农民劳动时间等成本,以及后续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费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食物的经济价值。

3.调查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家庭一周内食物浪费的情况,记录浪费的食物种类、数量,并初步估计其经济价值。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调查结果,讨论造成食物浪费的原因,如点餐过多、食物不合口味、缺乏节约意识等。引导学生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思考,浪费食物不仅是对资源的不尊重,也是一种经济上的损失。

4.案例分析:引入一些关于个人因为节约资源、避免浪费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案例,以及一些因浪费导致经济困境的案例。让学生对比这些案例,讨论节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节约资源的财经意义的理解。

5.制定节约计划:引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个人和家庭的节约食物计划,如合理点餐、做好食物储存、利用剩余食物等。鼓励学生将节约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教学方法选择

1.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如“食物浪费会带来哪些经济损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食物浪费并节约开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查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财经素养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财经知识和节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估

1.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食物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知识的初步掌握情况。例如,让学生计算自己家庭一个月因食物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提出减少浪费的措施。

2.行为改变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如是否在餐厅合理点餐、是否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等。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节约行为表现。

3.价值观形成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发言,评估学生对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观察学生在面对浪费现象时的态度和反应,判断其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财经素养意识。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在《拒绝餐饮浪费》教学中融入财经素养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深刻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还能从财经角度理解资源的价值和浪费的成本,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在生命生态安全课程及其他学科中融入财经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更多的教学案例和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EB/OL].[2021-11-15].

[2]程继芳.关于小学生命生态安全课程重要性的实践探究[J].金锄头文库,2021.

[3]支燕.小学《生命生态与安全》有效教学策略微探[J].金锄头文库,2022.

[4]胥福叙.如何让生活生命与安全课堂熠熠生辉[J].中外交流,2017(26):165.

[5]陈朝辉.生命生态安全教学反思[J].中外交流,2019,5(5):180-181.

[6]关于开展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建议[EB/OL].中国政协网.[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