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张宝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162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建工程的复杂性、规模化日益增多,大型公共建筑、多层建筑等施工中均涉及到大跨、高净空等情况,而高支模施工技术则对大型公共建筑等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一、高支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 模板设计与选型
模板的设计和选型是做好高支模施工的前提,模板设计要依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施工工艺等确定模板的材质、尺寸、形状、支架体系等,首先要保证模板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同时还要保证模板的性价比和重复使用率。模板的材料一般分为钢模板、木模板、铝模等,在选型时应当尽量选取质量可靠、性能优异的模板材料,同时还要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2. 支撑体系搭建
支撑体系是高支模工程的重点,支撑体系是否牢固,是施工安全与质量的重要保障。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按照施工方案,支撑立杆的垂直度、间距、扫地杆、横杆的设置与支撑立杆的设置应一致,支撑立杆必须采用扣件进行连接,严禁搭接,支撑架应设立足够数量的剪刀撑,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高支模施工的关键工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检查混凝土的模板、支撑体系,保证浇筑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合格。做好混凝土的配制比设计、拌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浇筑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振捣时不能振捣到模板和支撑体系,防止对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混凝土浇筑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顺序,防止过快浇筑混凝土造成支撑体系变化导致坍塌。
4.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作为高支模施工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序。进行模板拆除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测试,观察强度是否符合标准。模板拆除顺序: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禁止同步拆模。模板的拆除,要落实好安全保护,划设警戒线,严禁人员进入,谨防模板、支撑掉落,造成人员伤亡。
二、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加强施工方案审核
施工方案是高支模施工的指导性文本,施工方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施工方案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并由监理单位和建设机构单位审核同意后再采用,对施工方案的审核主要包括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方案的安全性、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对于复杂的高支模施工项目还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前提,材料的采购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资质好的供应商,同时应检验材料的质量,包括材料的外观质量和尺寸、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禁止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内。做好材料的储藏管理工作,防止材料发生受潮、锈蚀等。
3. 强化施工过程监督
在高支模施工中,应提高对施工质量的监察力度,施工单位应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管。质量监督的内容包括 : 模板的安装质量、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质量、混凝土浇筑质量等,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人员整改存在问题,并对施工内容作出施工记录,为验收工作提供依据。
4. 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质量验收是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支模施工在各个阶段都进行质量验收。质量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人员等参与。验收的内容有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材料的质量证明、施工记录、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报告等。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质量验收不合格的要勒令施工单位整改,直至通过验收。
三、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人员是高支模施工的操作者,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对施工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支模施工。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对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注意问题、处理方法等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训练,使其能够遵守施工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2.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高支模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临边防护栏杆,脚手板铺设,安全网的设立等。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转。天气较为恶劣时应该暂停施工,做好防护措施。
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强有力的法宝,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等,加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为了防止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救助方案、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应急能力,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
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将实现智能化。例如,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可以监测高支模支撑体系的变形、应力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智能化施工设备也可以用来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效率和精度,如智能模板安装机器人、智能混凝土浇筑设备等。
2. 绿色化发展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向着绿色方向发展的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高支模施工技术会向着绿色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大在模板、支撑材料方面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中会加入一些环保材料和施工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像:可降解的模板、少发出噪声的施工作业设备等。
3. 模块化发展
模块化施工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可控性强的特点。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将向模块发展模式转变,通过工厂预制好的模板和支撑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从而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模块化施工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量,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支模施工技术也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向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土建工程施工中,我们要不断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更好地推动土建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洋 . 基于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 2024(003):000.
[2] 米绍培 .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4):3305-3306.
[3] 王伯伟 .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2024(1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