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
李彦强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将融媒体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作用,更好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然而目前,融媒体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专业人员缺乏、基层群众参与度低等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基层治理中合理的使用融媒体成为基层政府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融媒体赋能基层治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融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结合,因此国家重要新闻信息能够通过电视、广播、纸媒、互联网等媒介进行传播,这无疑扩大了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有利于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借助融媒体,基层部门能够更加准确、及时的应用新政策,从而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和治理效率。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舆论事件,若基层政府不及时的进行有效的舆论治理,那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将融媒体应用于基层治理中,基层治理部门能够有效的辨别信息真假,并利用融媒体平台对舆论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基层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有利于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
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因此,群众始终处于基层治理的主体地位。基层治理相关部门借助融媒体的相关平台,能够畅通信息双向交流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政府与基层人民群众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人民群众能够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内容对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表达自己在基层治理中的诉求。在人民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基层政府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规章制度,及时优化和调整服务措施,完善基层治理的策略,实现基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融媒体专业人才
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与效率,高素质复合型融媒体专业人才是必不可缺的。然而目前,部分基层政府缺少融媒体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基层治理部门人员转型困难,融媒体应用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基层治理部门需要及时地适应新治理模式,但由于缺乏充足的时间培养和吸纳专业融媒体人才,只能从原本的部门人员中进行抽调。这些治理人员缺乏融媒体技术基础应用能力,也对新治理模式不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基层治理对高素质的融媒体人才吸引力不强,薪酬、福利都不能够满足融媒体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严重。
(二)基层群众参与度低
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因此,就存在基层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群众的媒体平台使用度较低,他们对融媒体平台和如何使用融媒体平台都不甚了解,即使有想要参与基层治理的想法,也无法参与到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群众本身就缺乏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对自身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基层群众参与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始终不足,导致基层治理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转变群众观念,引导主动参与
针对基层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基层政府应该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与作用,转变群众观念,让融媒体自然的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借助融媒体传播新闻内容,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
一方面,基层政府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地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动。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比如文体活动等,在活动中融入相关内容,让群众了解并熟悉融媒体基层治理平台。同时,政府组织志愿者深入群众中,为其分发简单易懂的融媒体平台宣传手册,帮助群众注册融媒体平台账号,向其宣传利用融媒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意义与好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群众转变观念。
另一方面,政府要吸收其他地方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同时根据本地基层治理的情况制定和搭建融媒体平台。政府部门借助融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基层治理相关的工作进展,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治理内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其转化成简单直观的图表形式。借助融媒体平台,能够广泛传播这些真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让群众能够明白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并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为基层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比如,针对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村民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借助融媒体平台推出现场直播的功能,利用融媒体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帮助推广和销售农产品,从而解决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创新融媒体内容,提高治理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与效率,基层政府部门应该创新融媒内容,选择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吸引群众的阅读兴趣,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
一方面,创新融媒体内容要聚焦民生热点,基层治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制作和推出实用咨询类内容。针对基层群众所关注的就业、民生、教育、医疗等内容和问题,不仅仅要制作文字图片类新闻内容,更应该创新传播形式,邀请专业的专家学者通过本地的融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邀请群众通过参与直播,表达自己对民生热点的看法,与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这种创新的民生政策传播方式,能够保障群众对政策法规的深度认识与理解。
另一方面,要挖掘本土特色内容。基层治理相关部门应该搜集和掌握本地治理的具体情况,深耕本土文化,通过制作纪录片、短视频等内容,投放到融媒体平台上。这些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能够吸引更多社会个人和团体的关注,从而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为基层治理的长远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
在创新融媒体内容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扩宽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创新融媒体内容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创作出群众喜欢、内容精彩的融媒体内容。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融媒发展
为了破除当前缺乏融媒体专业人才的困境,基层社会政府应该从扩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后续保障机制两方面出发。
一方面,基层政府应该与高校等社会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吸引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到岗就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对原本的基层治理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相关人员融媒技术的深度掌握与应用。
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就业保障机制。要提高专业人才的薪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吸引高质量人才参与到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中。同时要为异地人才提供住房和生育补贴,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合理的利用融媒体赋能基层治理,能够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从转变群众观念、创新融媒体内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出发,探索融媒体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实现融媒体与基层治理的高质量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美忆 . 回归媒介:县级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J]. 新闻前哨 ,2025,(11):32-34.
[2] 姜郸 , 高婧文 . 县级融媒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J]. 新媒体研究 ,2024,10(19):38-41.
[3]潘琳,刘艳敏,周荣庭. 融媒体嵌入基层治理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50(06):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