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黄容
内江市威远县两河村校 642469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是吸收知识、积累语言的过程,写作是运用知识、表达思想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导致学生阅读时缺乏写作意识,写作时又难以从阅读中获取灵感和方法,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读写结合教学法强调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探索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分离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割开来。阅读教学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字词的学习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写作教学则多以命题作文、范文讲解和写作技巧训练为主。这种分离式教学使得学生难以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素材、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也无法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 。
(二)学生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
由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分离,学生在读写能力发展上存在明显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强,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但在写作时却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另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写出一定篇幅的作文,但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平淡,缺乏对阅读中优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借鉴 。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阅读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缺乏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写作教学则侧重于写作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佳 。
三、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会更加主动地去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手法等。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深入剖析,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叙事顺序、人物描写方法等,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还能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
(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积累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读写结合教学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词句、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使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学习,形成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 (三)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读写结合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阅读中,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理解和鉴赏能力;在写作中,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此外,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学生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
四、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
1. 分析文本结构,学习写作布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形式,以及文章的行文思路。通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如何组织文章内容,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先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最后总结赞美桂林山水的结构,让学生学习这种总分总的写作布局 。
2. 品味语言表达,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背诵精彩段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模仿造句,将积累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
3. 探讨写作手法,借鉴写作技巧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详略得当、伏笔照应等表现手法。通过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
(二)在写作教学中强化阅读关联
1. 以读导写,明确写作方向
在写作教学前,教师可以选取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进行阅读分析,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取写作思路和方法,明确写作方向。例如,在进行“我的家乡”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些描写家乡的优秀文章,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家乡的,如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然后让学生模仿范文的结构和写法进行写作 。
2. 读写互动,深化写作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回顾相关阅读文本,从中获取更多的灵感和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阅读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遇到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文章,学习他人的描写方法 。
3. 以写促读,提升阅读深度
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优点。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阅读,提升阅读深度。例如,学生在互评作文后,发现自己在细节描写方面存在不足,可以推荐相关的描写细节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习 。
结束语: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读写结合教学法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效的应用策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让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 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