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路径分析

作者

方薛瑶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0446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尤其对于中段(三、四年级)学生而言,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深受学生喜爱。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中段正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童话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

1 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与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里,中段(三、四年级)犹如一座承上启下的关键桥梁,是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而童话教学,则是这一阶段教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想象力培养紧密相连、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充满好奇,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节点,想象力的发展犹如破土春笋,亟待滋养。童话以其奇幻的情节、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元素,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轻松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在童话的世界里,学生可以跟随主人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与各种奇妙的生物互动交流,这种独特的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自由驰骋。

2 当前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偏差,忽视想象力培养的核心地位

在当下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里,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未能充分认识到想象力培养的核心地位。他们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较深,过于注重学生对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将童话教学简单地等同于知识灌输。

2.2 教学方法单一,限制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当前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中制约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又一突出问题。许多教师在童话教学中仍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是一边朗读童话,一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将故事内容生硬地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2.3 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对想象力的有效激励

当前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的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缺陷,缺乏对想象力的有效激励和引导。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是主要的评价依据,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和理解的考查,而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评价。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往往以标准答案为准则,对于学生独特的想象和创意表达缺乏认可和鼓励。例如,在童话写作练习中,学生可能会写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和角色,但由于与常规的写作思路和标准答案不符,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3 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路径

3.1 优化教学情境创设,点燃想象火花

在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中,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路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出与童话内容相契合的奇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欲望。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展示精美的图片、播放契合情境的音效等。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先播放一段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动画,配合低沉哀伤的音乐,营造出寒冷、孤寂的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小女孩所处的恶劣环境。

3.2 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拓宽想象视野

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够为小学语文中段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素材,拓宽他们的想象视野。除了常规的课堂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分享会、童话绘本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在课外阅读分享会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有趣童话,讲述书中最吸引自己的情节和角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想象灵感。童话绘本共读活动则借助精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发挥想象填补文字与画面之间的空白。

3.3 引导深度文本解读,挖掘想象资源

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挖掘其中的想象宝藏。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童话中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往往是想象的切入点。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中,对小蝌蚪外形变化的细致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看到自己身体一天天变化时的心理活动。

3.4 鼓励创意写作实践,释放想象潜能

创意写作实践是释放小学语文中段学生想象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童话写作。童话续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童话故事的开头,让他们发挥想象续写后面的情节。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中段童话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多元情境、引导深度文本解读、开展创意写作与表演、鼓励个性化阅读等路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挖掘想象元素,锻炼想象能力,丰富想象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童话教学与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让课堂向现实世界敞开——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感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 ,2023(07)

[2] 从教学“难为”到目标“可为”——试论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J]. 李学斌 ; 李明超 . 课程 . 教材 . 教法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