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疯狂原始人》看火的使用对人类史前社会的影响
赖丽雯
江西师范大学
电影《疯狂原始人》(The Croods)是一部由梦工厂动画制作的家庭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史前时代的原始家庭的冒险故事。影片的主线围绕着瓜哥(Grug)和他的家庭展开,瓜哥一家生活在一个洞穴中,过着保守、封闭的生活方式。瓜哥是一个谨慎而保守的父亲,他严格遵守“待在洞穴里才安全”的生存原则,试图用严格的规则和强硬的手段确保家人安全,避免任何冒险和风险。然而,瓜哥的女儿小伊(Eep)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不满,她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事物。在一次冒险中,小伊遇到了一个名叫盖(Guy)的年轻人,盖用火向她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他用火驱赶野兽,这让小伊既惊讶又佩服。这是火的首次出现,也标志着原始人接触到新技术的开始。
随着故事的发展,瓜哥一家面临着不断的变化和挑战,他们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和理念。其中对火的了解和使用成为推动一家人前进的重要力量,比如在旅途中,瓜哥一家遭遇了一群凶猛的食肉鸟,瓜哥一家起初手足无措,习惯了依靠蛮力对抗危险,但显然无法应对灵活又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掠食者,而盖在危急时刻用火炬驱赶了食肉鸟,展现了火在保护和生存中的重要作用;盖跟随原始人家庭后,用火为他们取暖和照明,并烤制食物,家人们被火的温暖和熟食所吸引,对这种新事物越发感到好奇;到了后期,瓜哥在与家人分离后努力生存并尝试创新,最终更是独自掌握了生火的技巧,凭借自己的智慧飞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影片中火的多次出现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导演借助电影的形式表达使用火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迈进阶段中的重要标志。在许多文化里,火也经常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是神话故事里的重要元素。例如古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今天依旧家喻户晓:宙斯等天神战胜提坦神以后,人类想缩减祭神的供品,普罗米修斯便想出一个方法,把献祭给宙斯的牛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没有牛皮的生牛肉;第二部分是牛皮包着骨头,却被浇上了牛油。宙斯一眼就识破了普罗米修斯的言外之意,拒绝授给人类火种。为了拯救人类,普罗米修斯“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头上驰过,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他持着这火种降到地上,即刻第一堆丛林的火柱就升到天上”。愤怒的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违抗神意的行为,命令山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脉的悬崖上,派一只恶鹰每天早晨啄食他的肝脏,到夜晚肝脏又恢复原状,如此反复的痛苦将延续到有人自愿出来替他受罪为止。普罗米修斯违反神意,盗火给人类,因而被尊为“造福于人类的最伟大的神”。有学者指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故事,也为我们解读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启示和线索,这就是文明起源于火,人类文明的黎明是在火的催生下诞生的。
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火的使用也被看作是人类史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设想了人类的文化发展阶段是从蒙昧社会到野蛮社会,最终向文明社会演进,其中蒙昧社会又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界定蒙昧社会初期和中期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用火”。在蒙昧社会初期,人类生活在他们原始的有限环境内,影片中瓜哥一家一直生活在洞穴里,直到洞穴被毁坏才走出原来的环境也体现了这一点;此外,这一时期的人类依靠水果和坚果为生,虽然影片里瓜哥一家是以鸵鸟蛋为主要食物来源,但从他们一家费劲千辛万苦才得来一颗鸵鸟蛋的表现能看出这一时期原始人类在局限的环境内只能依靠天然的,不用加工处理的食物果腹,也能看出原始人类在没有火的帮助下生存的艰难。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进一步阐述了火的重要性。他指出,在蒙昧社会中期,人类开始“使用火,食用鱼类,捕猎”,恩格斯认为“这表明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正是因为有了火,人类才与动物彻底分开,开始用火取暖、烹制熟食、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等,并且有了烧陶、冶炼金属等创造活动。火的使用扩大了食物来源,增强了生存能力。
恩格斯还指出,火的使用是人类社会“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之一,这一进步“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首先从人类自身来说,用火烹饪的熟食使得人的机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熟食一方面使得食物的味道更加可口,另一方面节省了消化器官的精力,随着熟食的增多,原始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吃熟食容易使人积累较多的脂肪,脂肪的增多提高了人类御寒的能力,增强了人类体质,最终促进寿命延长和人口繁衍。高温烧制的食物减少了对人体肠胃等器官的伤害,也容易分解成更易于人体吸收的物质,因此熟食的长期食用不仅可以防止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加营养,并进一步促进人类大脑的发育,最终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其次,从生产、生活工具方面来看,火的使用直接促使生产、生活工具的改进和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第三,从人类生存环境来看,火的使用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人类通过使用火驱赶野兽,抵御寒冷,因此能够应对各种极端天气,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恩格斯还提到,“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使得人类最后与动物界区分开。”因此,火的使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人类第一次学会支配自然力的开始。
综上所述,从古希腊神话故事到近代学者摩尔根和恩格斯,他们都强调了火的使用在人类史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火的使用也被看作是人类史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火在人类史前社会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烹饪食物、提供照明和温暖、防御野兽、扩大人类活动空间等。总之,火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还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疯狂原始人》这一现代叙事,我们则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火在人类早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 摩尔根 . 古代社会 [M]. 杨东莼 , 马雍 , 马巨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 德 ) 斯维布 .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上 [M]. 楚图南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 恩格斯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人民出版社,2018.
[4] 高建新 , 程语诗 . 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及其文化意蕴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0(02):96-99.
[5] 高星 . 史前人类的生存之火 [J]. 人类学学报 ,2020,39(03):333-348.
[6] 曲彤丽 . 世界不同地区现代人及现代行为的出现与区域特征 [J]. 人类学学报 ,2012,31(03):26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