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思维品质导向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研究

作者

胡俊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校 重庆 402260

一、引言

在教育强调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受到重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提问是其中关键环节。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但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存在简单、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教学效果。因此,研究思维品质导向下的提问策略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思维品质的理论基础

(一)思维品质的概念和内涵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水平。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敏捷性等方面。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键在于引导其学会思考,深入剖析阅读材料,形成独到见解,并具备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相关教育理论

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提出学生发展包含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者差距形成最近发展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此设计挑战性提问,促进学生超越现状,提升思维能力。

2.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领域,认知领域涵盖六个层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此理论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认知目标逐步提升,培养思维品质。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某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发放教师问卷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 份;发放学生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91 份。课堂观察选取了 4 个不同年级的英语阅读课堂,观察教师的提问情况和学生的反应。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教师提问情况

教师每节课提问20-30 次,但提问质量需提高。大部分问题关注语言知识,如单词和翻译,而涉及分析、评价、创造等思维能力的问题仅占 20% 。提问形式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仅占 30% ,且提问对象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关注不够。

2. 学生反映情况

学生能快速回答简单问题,但对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则显得困惑和犹豫,回答质量降低。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多数情况下仅被动回答教师提问。

(三)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问存在三方面问题:

1. 提问缺乏层次性

教师提问未根据学生认知和材料难度分层,导致问题难度不当,主要集中在低层次认知目标,忽略高层次思维目标。

2. 提问开放性不足

教师提问以封闭式为主,限制学生思维;开放式提问少,不利于引导深入思考,影响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问针对性不强

教师提问未顾及学生个体差异,未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简单,对成绩差的提问难,影响学习积极性。

四、思维品质导向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一)设计层次性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出,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引导学生认知目标逐步提升。阅读教学中,提问应根据阶段调整:阅读前,记忆性提问帮助学生了解材料;阅读中,理解性和应用性提问助于深入理解;阅读后,分析性、评价性和创造性提问促进深入思考和思维品质培养。

以《The Little Prince》为例,阅读前可提问文章标题和作者,阅读中设问关于小王子的细节和文章精髓,阅读后引导学生分析小王子行为、评价观点,并激发创造性思维。

(二)增加开放性提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式提问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这类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多用开放式提问,设计促进多角度思考的问题,如“你是否赞同作者观点?请说明理由。”、“还有哪些其他解决方法?”、“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等。

例如,在阅读《Cinderella》时,教师可以问:“你认为 Cinderella 是个好女孩吗?为什么?”、“如果你是 Cinderella,你会原谅她们吗?为什么?”研究表明,开放式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并表达观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课堂讨论,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三)实施针对性提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问题,挑战优秀生深度思考,帮助待提升生树立信心。教师需关注学生回答,及时反馈,鼓励课堂互动。

例如,在阅读《My Family》时,对优等生提问:“你的家庭与文中家庭有何不同?”对差生提问:“你家有几口人?他们是谁?”以助其掌握基础并建立信心。

(四)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自主发问,培养思维敏锐度和问题探究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阅读材料,提出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互动等手段,促进学生协作解决问题,提升合作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阅读《The Three Little Pig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三只小猪用不同材料建房子?”“我们能从小猪身上学到什么?”以此鼓励自主提问,培养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实践效果

为验证提问策略效果,笔者在一小学进行了一学期教学实验。选取两个平行班级,一班用思维品质导向提问策略,使用了多种提问方法;另一班用传统提问策略。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和思维品质进行了全面测试和评估。

(一)阅读成绩对比

在进行教学方法改进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阅读成绩基本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交互阅读模式训练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显著提高,与对照班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1)

(二)思维品质评估

采用思维品质评估量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 2。

(表 2)

经由实践效果分析可知,采用思维品质导向的提问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并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

六、结论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基于思维品质的理论基础,针对当前提问存在的问题,设计层次性提问、增加开放性提问、实施针对性提问,鼓励学生自主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伊娜. 英语文学阅读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 江苏教育,2019(75):5.

[2] 王玲 . 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研究 [D]. 安庆师范大学 ,2020.

[3] 万倩 , 卢庆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J]. 中学生英语 , 2022(4):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