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卢永祥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建设第二小学 云南泸西 652499
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题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关键题型。然而,学生在解答图形题时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其中阅读能力的不足是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的图形题阅读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图形题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理解数学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通过图形直观呈现,例如在认识三角形时,通过观察不同类型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图形,学生能直观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有三个角)以及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阅读图形题过程中,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形象。
(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图形题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准确提取信息,并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求解组合图形面积时,学生要阅读图形,判断出组合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各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面积,这一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培养数学思维
图形题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多种数学思维的发展,如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在观察图形时,培养观察能力;思考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根据图形信息进行推理计算,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图形题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观察能力不足
学生在观察图形时往往缺乏有序性和目的性,只是随意地看,无法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中的信息。例如在观察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时,不能按照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去观察,导致遗漏重要信息。
(二)信息提取困难
图形题中除了有用信息外,还可能存在一些干扰信息,学生难以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比如在一道关于图形周长计算的题目中,给出图形各边长度的同时,还给出了图形内部一些与周长计算无关的线段长度,学生容易受到干扰,错误地将这些无关线段长度用于计算。
(三)缺乏图形与知识的联系
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观察到的图形与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无法运用相应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看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它有四条边,但不能联想到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这一性质,从而在计算其周长或面积时遇到困难。
(四)阅读方法不当
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图形题阅读方法,不知道如何去读题、分析题。只是简单地看一眼图形和题目,没有深入思考,难以理解题意的深层含义。
三、小学数学图形题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引导有序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形,如先整体观察图形的形状、结构,再观察图形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关注图形中的细节信息(如线段长度、角度大小等)。
2. 明确观察目的
在观察图形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从图形中获取哪些信息。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让学生观察不同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目的是根据角和边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二)指导学生提取信息
1. 辨别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图形题中的有用信息和干扰信息。通过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分析哪些信息与问题的解决相关,哪些信息是多余的。例如在一道关于梯形面积计算的题目中,给出梯形的上底、下底、高以及梯形
内部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判断计算梯形面积时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2. 标注信息
鼓励学生在阅读图形题时,用不同的符号(如圆圈、横线、波浪线等)标注出关键信息,如画圆圈标注已知数据,画横线标注问题等。这样可以使信息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分析和运用。
(三)建立图形与知识的联系
1. 回顾知识
在解答图形题前,引导学生回顾与图形相关的数学知识。如看到圆形,让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圆周率的概念等。通过回顾知识,为解决图形题提供理论支持。
2. 知识应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图形题的解答中。例如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思考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和侧面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运用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四)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1. 精读
对于图形题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条件,要指导学生进行精读,逐字逐句理解其含义。如在阅读“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 厘米和4 厘米,求斜边的长度”这一题目时,让学生仔细理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等关键词的含义。
2. 泛读
在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泛读,从整体上把握题意。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图形类型、问题的大致方向等,以便制定解题策略。
3. 对比阅读
对于一些相似的图形题,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图形与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图形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理解两者在面积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五)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1. 说图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所包含的信息以及问题等。通过说图意,将图形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2. 说思路
在解答图形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即为什么要这样做,运用了哪些知识和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图形题阅读能力、数学学习效果和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图形题阅读教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图形题阅读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创新图形题阅读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