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研究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的施工与管理

作者

唐胜蜜

祁东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湖南祁东 421600

公路桥梁是公路交通体系中的关键 设 直接会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尤其是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高。而先进的施工技术与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保证公路桥 益的核心要素,因此深入探究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的施工与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建设水平,而且还能够推动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1 桩基础施工

桩基础是公路桥梁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准确埋设护筒至关重要,其能固定桩位、保护孔口、维持孔内水位稳定(如图1 所示)。

图1 桩基础施工

在某桥梁建设中,以精确测量定位,能够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为后续钻孔作业奠定良好基础。钻孔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钻头类型与钻进参数,比如在软土地层采用刮刀钻头,控制钻进速度,防止塌孔,或者在硬岩地层利用牙轮钻头,并适当加大钻进压力与转速[1]。还要密切关注泥浆指标,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等直接影响钻孔的顺利进行与孔壁稳定性,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可有效预防孔壁坍塌、缩径等问题。此外,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精度也不容忽视,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以及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要保证其垂直且准确就位,固定牢固,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上浮或者偏位现象。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所以要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与坍落度,尤其是首批混凝土灌注量要满足埋管深度要求,在灌注过程中控制好导管的提升速度与埋深,避免出现断桩事故。

1.2 预制梁施工

在预制场建设时要合理规划场 梁台座、存梁区与运输通道,其中台座基础应坚实,表面平整度满足要求, 否则势必会影响梁体质量。在专用的加 棚内进行 筋的形状、尺寸准确,在绑扎过程中保证钢筋间距均匀 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移位[2]。此外,在模板方面主要是利用高精度的 光洁度 在安装前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与涂脱模剂处理,安装时保证模板拼接紧 度与 面位置符合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选择分层浇筑、斜向分段的方法,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与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尤其是在钢筋密集区与预应力管道周围,要加强振捣,避免出现空洞与蜂窝麻面等缺陷。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利用洒水养护、蒸汽养护等方式,促使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在梁体达到设计强度与龄期后施加预应力,准确控制张拉应力与伸长量,按照设计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保证预应力筋的耐久性。

1.3 现浇梁施工

在支架搭设过程中,施工人员 荷载大 选择碗扣式支架、门式支架等合适的支架类型,并进行详细的支架设 足要求[3]。对高墩大跨现浇梁支架,超过一定规模的需要及时组织 垂直度、横杆的水平度以及节点的连接质量,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剪 模板安装与预制梁类似,但是由于现浇梁的整体性要求,模板的拼接精度与 所以要对模板进行预拼装与调整,避免其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

在公路桥梁现浇梁施工中,支架作为支撑结构,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现浇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支架预压是现浇梁施工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对支架施加荷载,模拟现浇梁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受力情况,能够有效检验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基础的沉降量,同时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为后续现浇梁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参数依据,促使现浇梁的几何尺寸和结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支架在加工、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各连接节点存在间隙,构件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残余应力,而在预压荷载作用下,这些间隙会被压实,残余应力会得到释放,从而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这样在现浇梁施工时,支架的变形主要为可预测的弹性变形,有利于保证现浇梁的线性和高程精度。预压荷载取现浇梁自重与模板重量之和的 1.1-1.2 倍,以此来保证充分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受力情况。在计算预压荷载时,需要准确计算现浇梁的混凝土用量和模板的重量,并考虑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附加荷载的影响,还要根据支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将预压荷载均匀地分布在支架

的承载面上,避免荷载集中导致支架局部受力过大。

另外,钢筋施工与预制梁基本相同,但是在现场绑扎时要注意与预埋钢筋的连接质量,其中混凝土浇筑是现浇梁施工的重点,由于梁体体积较大,所以要合理安排浇筑顺序与浇筑时间,利用分层浇筑、连续浇筑等方式,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浇筑速度,避免出现温度裂缝与冷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支架与模板的观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预应力现浇梁来说,预应力施工的要求与预制梁一致,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定位与保护,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管道变形或者堵塞等问题。

1.4 桥面铺装施工

桥面铺装施工的作用是为了承受车辆荷载,所以其施工质量影响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桥面板进行凿毛处理,清除表面的浮浆与松散混凝土,促使桥面板与铺装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面。紧接着铺设防水层,防水层材料的性能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目标比较常见的防水层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工,保证防水层的厚度均匀、无破损、无气泡,并与桥面板粘结牢固。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时,首先要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交通量与车辆荷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沥青、集料与矿粉的比例,促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拌和时间,保证拌和均匀,尤其运输过程中做好保温,避免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4]。其次,摊铺时选择利用摊铺机进行,并控制好摊铺厚度与平整度,保证摊铺速度要均匀稳定。在碾压过程中主要分为初压、复压与终压三个阶段,其中初压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稳压沥青混合料,复压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而终压用双钢轮压路机,消除轮迹,以此来保证路面平整度。最后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坍落度,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抹面与拉毛处理,促使拉毛的深度与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以此来提高桥面的抗滑性能。

2 公路桥梁的施工管理策略

2.1 制定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是指导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对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等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合同工期要求,合理确定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与时间安排。同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绘制施工进度网络图,明确关键线路与关键工作,找出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对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进行重点控制 [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天气变化、材料供应延迟、设计变更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促使施工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可调整性。在施工计划中还要明确各阶段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需求计划,只有合理安排资源的进场时间与数量,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有充足的资源供应,避免资源短缺延误施工。

2.2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公路桥梁施工的直接执 接影响 工程质量与进度。在人员管理方面,首先要根据工程的规模与施 岗位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其次,加强对 综合素质,尤其对焊工、架子工、起重机司机等特殊工种, 能考核。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等 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并关注施工人员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供 劳动保护 保障,此以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3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和实施,其是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目标。同时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建立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层层落实,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也就是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部终检,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需要检验合格后方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此外,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与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每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与试验,检验合格后方才能够投入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对构配件与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与调试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促使其质量与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4 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是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检测技术,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比如在桩基施工中用超声波检测、低应变检测等方法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或者在混凝土施工中,制作试块来展开抗压强度、抗渗性等试验检测。还要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按照工程的分部分项划分,在每一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组织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施工。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全面的竣工验收,对工程的质量、外观、使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规范。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一直到工程质量合格为止。

2.5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

安全管理是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与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同时成 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促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施工前对工程进行全面 的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等安全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与应急预案。

2.6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与防护设施,并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规范设置,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良好,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进行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时,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最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秩序提供基本保证。

3 结语

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的施工与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涉及到的技术环节与管理方面内容较多。因此,选择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促使桩基础施工、预制梁施工、现浇梁施工以及桥面铺装施工能够有序开展,保证公路桥梁的工程质量与结构安全。同时实施全面有效的施工管理策略,落实施工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卫锋 . 绿色高新技术在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J]. 中国科技信息 ,2024,(23):124-126.

[2] 陈鹏 .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1):141-143.

[3] 高畅 . 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新技术的作用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30):102-104.

[4] 张庆龙 . 刍议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及其控制 [J]. 四川建材 ,2024,50(10):152-153+163.

[5] 张成彬 . 提高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水平的对策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17):120-22.

[6] 赵长琴 .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和解决措施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2,(16):92-94.

作者简介:唐胜蜜(1976.11-),男,汉族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建设技术、项目管理工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