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研究
陈洪美
江苏泰州靖江城南办事处中心小学 江苏泰州靖江 214527
引言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语文教育领域。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关联性和系统性,这一教学模式为语文单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如何在传统单篇教学中融入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的实施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大单元教学对单篇教学的推动作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讨论可能遇到的教学困境与解决对策,从而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与特点
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知识点、技能和学习内容整合在一个较大的单元框架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单一知识点来设计课堂,而是根据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推动学生在更宽广的视野下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加灵活地应用在实际情境中。
大单元教学模式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联系。每个教学单元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还能拓宽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拓展性,要求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单元教学模式还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多元需求。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上。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大单元教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单篇教学需与大单元教学紧密结合。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整体建构,单篇教学则聚焦于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教师应将单篇教学嵌入大单元框架,设计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每篇文章如何为这些目标服务。以“自然之美”单元为例,教师可将《桂林山水》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感受自然之美,理解作者写作手法,并与其他自然景观类课文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单篇与大单元的有机融合。通过这种设计,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单篇文章,还能将所学知识与其他课文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
教师在进行单篇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过程的层次性与系统性。每一篇文章都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而是大单元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文章中提取出与大单元核心目标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以深化。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最后结合大单元“智慧与勇气”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单篇教学中,评价方式也需要发生变化。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而大单元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创新。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能力和素养,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考试成绩。例如,在“童话世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创意写作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在语文单篇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在单篇教学中的应用也面临一定的挑战。由于小学语文单篇教学的内容较为简短,如何将这些单篇内容与大单元的宏观目标进行有效融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单篇文章往往独立于整个单元的教学框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很难确保每一篇文章都能与大单元的整体目标高度契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学科整合能力,能够将单篇教学与大单元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教学内容的割裂。
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通单篇文章的内容,还需要具备系统性地将这些内容与大单元其他部分进行联系的能力。教师还需要有效管理课堂时间和学习资源,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一篇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保持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针对这些挑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来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单篇内容与大单元目标的有效对接,确保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大单元的其他内容形成有机联系。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学科整合能力,不断探索如何在单篇教学中实现跨学科的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深度。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在大单元视域下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本文探讨了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单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实施策略,分析了大单元视域下教学的核心理念、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大单元教学为单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尽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合理的教学调整与策略创新,可以逐步克服这些问题,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案例,为小学语文单篇教学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参考。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欣, 孙俊. 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研究与实践 , 2023, 45(2): 50-55.
[2] 李梅 , 刘涛 .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教育观察 , 2022, 30(1): 67-72.
[3] 陈静, 王丽. 小学语文单篇教学中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 2021, 39(3): 102-107.
作者简介 姓名:陈洪美 出生年月:1980.03 性别: 女 民族:汉 籍
贯:江苏靖江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教导处 研究方向:小学
语文教学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所在省. 市: 邮编 项目编号:TZSJYKXGH/yb/20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