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

作者

潘攀

黄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空间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凭借其卓越的抗震性能、良好的刚度特性以及科学的受力分配机制,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将框架结构的灵活空间与剪力墙结构的高抗侧移能力有机结合,既能满足建筑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又能有效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1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1.1 放线测量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放线测量工作是先于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也是施工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对工程测量的误差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质量。在测量仪器的选择上,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及测量的精度要求,选用全站仪、水准仪、激光垂准仪等精密测量仪器。轴线控制需要建立可靠的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包括首级控制网及加密控制网,首级控制网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基准控制点,进行测量测设,加密控制网是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及施工的特点进行加密控制网点,通过控制点精准测设建筑物的控制轴线,根据控制轴线在施工场地设置永久性轴线控制点,以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定位。

1.2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框架剪力墙建造中的核心环节,对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泵配合配管的浇筑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中,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针对位置较高的构件,推荐使用分层浇筑技术,每层之间铺设 3~5cm 的无石子水泥砂浆,以增强层间结合力,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振捣工艺也很重要,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振捣,以此来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可以充分密实。施工工作人员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钢筋结构,防止其损害框剪结构的力学性能。最后,浇筑后的养护工作也需要相关施工工作人员进行注意,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现场条件制订合适的养护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确定养护时间,采用洒水等方式保持混凝土湿润,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

1.3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加工是基础环节。钢筋调直时,要严格控制调直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钢筋表面损伤。对于 HRB400 级及以上的带肋钢筋,调直后其伸长率不应大于 1% 。切断钢筋需保证尺寸精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长度偏差为 ±10mm 。弯曲成型时,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要符合设计要求,如箍筋的弯钩角度一般为 135 °,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连接方式多样。绑扎搭接操作简便,但受钢筋直径、搭接长度等因素影响,接头处强度相对较低。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可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需根据钢筋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等确定。焊接方法中,电弧焊适用于直径较大钢筋连接,操作时要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时间,确保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电渣压力焊常用于竖向钢筋连接,通过电流产生的热量将钢筋端部熔化,再施加压力使钢筋连接。机械连接以套筒连接应用广泛,具有连接可靠、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连接前要检查套筒质量,确保钢筋插入深度准确,连接后用扭力扳手检验拧紧力矩,保证连接质量。

1.4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选型至关重要。木模板成本较低、加工方便,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部位,但周转次数有限,易变形。钢模板强度高、刚度大、周转次数多,适合标准层、大面积模板工程,不过重量较大,安装需专业设备。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精度高、周转次数多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但前期投入成本高。在设计模板时,要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振捣力等荷载,确定模板的厚度、支撑间距等参数。例如在浇筑高大框架柱时,要加大模板支撑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涨模。

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

2.1 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明确质量目标,依据国家规范、设计要求,确定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如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值,钢筋间距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等。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涵盖质量检验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质量检验制度规定各工序的检验流程和检验标准,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钢筋原材料质量检验,每批钢筋进场要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抽样检验力学性能。钢筋加工尺寸偏差要符合规范,安装时钢筋位置、间距、锚固长度等要准确,通过钢筋保护层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确保钢筋不外露。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模板安装要牢固、平整、拼接严密,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要准确,搅拌、运输、浇筑、养护过程要符合规范要求。

2.3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安全风险高。高处作业风险大,在框架柱、梁、板及外脚手架上作业时,易发生坠落事故。塔吊使用频繁,若操作不当、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物体打击、碰撞等事故。施工用电安全问题突出,临时用电线路布置不合理、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等,会导致触电事故。针对高处作业,设置符合规范的外脚手架,脚手架搭设要牢固,满铺脚手板,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施工人员要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塔吊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塔吊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塔吊的限位装置、吊钩、钢丝绳等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指挥人员要持证上岗,与塔吊司机密切配合。

2.4 加强培训与交流

施工技术人员是施工技术优化实施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技术熟练度和安全意识对优化策略的执行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训与交流的加强。具体做法包括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技能比拼等,以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操能力。同时,建立行业内的交流平台也至关重要,通过这一平台,各企业可以积极分享宝贵经验、深入探讨行业难题,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可以依托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打造一个便捷的线上交流平台,使施工技术人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学习和经验分享。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为实际施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在建筑施工实践中,应当持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技术,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为不断促进和完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为建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会俊 .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05):220-222.

[2] 冯 雷 . 建 筑 工 程 框 架 剪 力 墙 结 构 主 体 工 程 实 施 技 术 [J]. 居业 ,2024,(01):13-15.

[3] 郭国雅 .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J]. 建设科技 ,2023,(24):94-96.

[4] 张子寒 . 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2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