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互联网 +” 时代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

作者

赵雪姿

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内蒙赤峰 024000

“互联网 + ”时代,媒体融合的趋势已经形成,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也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互联网属于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的获取、传播和交流也更加便捷。而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其工作也面临相应的挑战和机遇。编辑的主要工作是筛选、整合、加工和传播信息,确保信息更加准确,且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互联网 +”时代,编辑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以符合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不过,随着信息量的迅猛增长以及受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编辑唯有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才可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准确传播。

一、“互联网 + ” 时代对编辑素质提出的要求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严格要求。编辑应注重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确保文字的运用更加精准与流畅,也需要明确时代发展趋势,对更加有吸引力的方法加以运用,以此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传递,引发受众的关注。在实际进行审稿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语法与用词精准度加以把握,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以保证内容更加专业、严谨。并且,编辑也需要注重对负责的领域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选题策划以及稿件深度中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强化对数字化编辑工具的运用,以确保排版和图片处理更加高效[1]。与此同时,“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编辑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对有潜力的选题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创新策划,以对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加以满足。编辑应强化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增加音频、视频等元素,进一步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使得内容更加生动立体。通过将用户思维与大数据思维进行整合,以此对受众需求加以了解,并通过互联网对相应的反馈进行收集,依托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科学的选题策划,以此提高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

(一)提升辨识能力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编辑的角色已从传统的信息加工者转变为信息的把关者,要求编辑在海量信息中,不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具有较强的辨识力。在信息选取的过程中,编辑需立足受众角度,深入了解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以此为依据,精心挑选能够满足受众需求、引发共鸣的信息。编辑不仅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还要拥有深入的市场调研能力和用户分析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仔细甄别,确保其真实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不良新闻和虚假信息层出不穷,编辑需迅速识别并过滤掉不良内容,确保所选信息更加真实以及有效[2]。以的全媒体制作部门为例,便注重积极从互联网上筛选与赤峰市相关的各类信息,不仅确保新闻的真实可靠,还注重时效性,让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资讯。同时,编辑人员还注重对每一条新闻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坚决避免虚假新闻和不实信息的传播,从而有效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仅提升编辑的辨识能力,也为媒体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互联网 +”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导致对编辑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编辑在处理新闻时,必须从舆论引导的角度出发,严谨对待每一条新闻,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加剧新闻事件的恶化。编辑要有意识推动媒体言论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防止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虚假新闻一旦经过大量转发和评论,很可能迅速发酵成为热点事件,进而增加群体性事件的风险 [3]。因此,编辑在处理新闻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反复核实,确保每一条新闻都经得起推敲。还应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新闻事件,避免盲目跟风或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以《赤峰日报》为例,编辑团队始终注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执行上级宣传部门的要求,突出党报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在重大会议和活动期间,开设专版进行特别报道,包括“自治区成立70 周年”和“十九大精神宣传”等主题,通过精心选题、精准定位和多媒呈现,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赤峰日报》还注重全程跟进与系列刊发,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引,展现赤峰市的发展成就,为公众提供丰富、准确、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提升创新能力

“互联网 + ” 时代背景下,编辑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与深度的关键。编辑需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推动编辑工作创新,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信息需求。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新闻事件,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形成深度解析报道,为受众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新闻视角。还需要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短视频或动画,以丰富报道形式,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同时,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如此,便可以通过创新形式与技术的结合,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和受众接受度。以《赤峰日报》为例,近年来注重通过打造特色专版,包括法治、经济、民生等领域,不仅强化本地新闻的深度与广度,还提升党报在本地读者中的影响力。同时,掌上赤峰 APP 实现新闻表达形态的全覆盖,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新闻融合机制的创新成果。赤峰日报及红山晚报的微信、微博平台,则以图文形式展现本土生活百态,凭借其时效性与趣味性,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进一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切实凸显出编辑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 + ”时代,编辑作为信息传播重要主体,应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提升辨识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和受众接受度。如此,不但可以实现编辑个人的专业化发展,也可以促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菲菲 .“互联网 + ” 时代编辑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J]. 中国报业 ,2024,(08):106-107.

[2] 刘国辉 .“互联网 + ” 时代科技类版权编辑素质提升策略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15(04):230-233.

[3] 梅盛 , 胡年 . 报社编辑的“互联网 + ”转型路径探析 [J]. 新闻传播 ,2022,(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