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行业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评估
杨帅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市 400054
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用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总体分为三大类:相对估值法(市场法)、绝对估值法(收益法)、期权定价法(二项式,B-S 模型)等。胜华新材主营产品碳酸酯系列在前几年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车批量出货对锂电池产生巨大需求的背景下供不应求,价格与日剧增被称为液体黄金,公司盈利亦实现了三倍增长达到年盈利 11 亿,但市场的巨大需求导致行业产能急剧扩张以至于过剩,导致公司近年来年利润从高峰期年赚 11 亿到目前年赚不到 2000 万,由此看来公司盈利与出货产品市场价格有着紧密关系且波动较大,产品出货量可预测但其产品价格难以预测,一定程度上不具备稳定现金流以及可预测收益等条件。期权定价法适用企业类型为亏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网络公司或者专利权公司,资源性企业。胜华新材以其高校校属企业身份以及高行业壁垒研发技术优势归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公司目前一直在完善电解液产业链上下游并大量投产,有利于形成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未来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适用期权定价法。
2 PEST 分析
对上市公司胜华新材进行 PEST 分析,可以从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来考虑:
政治和法律(Political):我国提出了 2030 碳达峰以及 2060 碳中和远景目标,新能源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新能源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以及新能源车两大板块,胜华新材所主营产品碳酸酯系列正是用于新能源车锂电池电解液中的高端溶剂,政府亦在支持新能源车发展道路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如新能源车购车补贴等,胜华新材一定程度上处于新兴发展行业具备一定的政治优势。胜华新材目前尚未涉及法律风险。
经济(Economic):我国自疫情时代结束以来经济形势稳向好,且在政府号召以及购置补贴等政策之下,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广阔,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车企车辆售出数量明显增加,带动上游原材料市场需求增加,而对于胜华新材而言其制备碳酸酯的原材料环氧丙烷市场价格较为稳定且公司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已经实现了原材料的自给自足。目前其产品受行业扩产影响市场价格下跌明显,正处于行业内卷产能爬坡阶段,但较其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片蓝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溶剂的需求来看,尚存在产能消化以及价格上升空间。
社会(Social):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增强以及新能源汽车所自带的种种优势诸如环保友好,成本节约等,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开来,公司产品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
技术(Technological):技术进步对化工行业尤为重要。胜华新材需要时刻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目前而言具备大规模量产电解液高端溶剂的企业屈指可数,胜华新材堪称独角兽。但高端溶剂一般适用于液态电解液,目前国内外已经在着手研发全固态电池(只需要正负极以及固态电解液隔膜)且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虽然目前固态电池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有待突破难以量产,但未来一旦量产势必会对公司主营业务造成冲击,公司需时刻关注市场技术变化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多产品共发展防止技术路线被取代。
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1 现有公司间竞争:
产品差异化程度:胜华新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了包括硅基负极、补锂剂和导电剂在内的产品矩阵,这些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胜华新材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规模经济:胜华新材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年产60 万吨电解液项目以及 1 万吨硅基负极 10 万吨液态锂盐项目等),实现了原料自给和成本控制,这有助于公司在价格竞争中保持优势。规模经济的实现有助于胜华新材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能过剩:行业内部的产能过剩是胜华新材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市场上碳酸酯溶剂产能大幅增加,而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对胜华新材等企业的利润率构成了较大压力。
3.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提供产品的重要性:胜华新材专注于碳酸酯类产品,这些产品对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至关重要。由于公司在全球碳酸酯高端溶剂市场的份额超过 40%,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于胜华新材的业务运营具有极高的重要性。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胜华新材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和行业的供需状况:胜华新材所处的电解液溶剂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意味着市场上主要供应商的数量有限。然而,胜华新材的市场份额和全球布局为其提供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4 替代品的威胁:
对于胜华新材而言,替代品的威胁可能来自工艺路线的变革如固态电池的发展情况。固态电池原材料主要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以及固态电解液。固态电池产业链与液态锂电池大致相似,区别在于中游的负极材料和电解质不同。预计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路径大致遵循“引入固态电解质→引入新型负极→引入新型正极”路径。胜华新材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以避免被替
代品取代。
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胜华新材的产品主要面向电解液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对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敏感。然而,由于胜华新材提供的是高品质、高纯度的电解液溶剂,其产品在性能上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可能降低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胜华新材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分散,这有助于平衡单一客户的议价能力。
4 竞争策略分析: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胜华新材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聚焦于电解液材料、硅基负极、导电剂等新型电极材料的研发。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增强了综合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一体化与成本控制:胜华新材实现了从碳酸丙烯酯到碳酸甲乙酯的全产业链覆盖,减少了对外部原料的依赖,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是同行业中唯一拥有环氧丙烷自给供应的企业,具有一体化优势。
参考文献:
[1] 成京联 , 阮梓坪 . 企业价值理论与企业价值评估 [J]. 求索 , 2005,10: 29-31.
[2] 胡玄能 .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技术评述 [J]. 企业经济 , 2005, 12:1-3.
[3] 宁文昕 , 于明涛 . 实物期权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 工业技术经济 , 2006, 25(1): 90-93.
[4] 郑迎迎 . 内部资本市场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理论综述 [J]. 经济评论 , 2007, 2: 153-156.
[5] 张兆国, 梁志刚, 赵寿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 [J]. 财会月刊:下旬刊 , 2010, 12: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