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周康
湖北工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1、引言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工程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显示 2022 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31 万亿元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超 26% ,不过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经常出现并且是限制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造价超预算不但让项目成本直接增加还可能引发工期延误、存在质量隐患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设计变更多次、前期预算编制不仔细、材料价格起伏、施工管理不好还有招投标环节把关不严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些情况和当前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联系紧密,比如说绿色建筑和智能化建筑兴起后工程项目复杂程度明显提高而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应对不了这种变化,建筑材料市场受国际局势和供应链波动影响价格不稳定也让造价控制的难度更大,有些企业在施工管理和招投标环节缺少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也让造价超预算的风险大大升高,所以深入分析造价超预算的根本原因并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是当前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强设计管理、优化预算编制、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招投标流程等能有效减少造价超预算发生的几率并且给建筑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强大支持,这个研究既对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有帮助也能为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2.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建筑业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3% 到 4%,不过有个制约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就是造价老是超预算,其中设计变更频繁是致使造价超预算的主因之一,在项目施行的时候,要不是设计方案有毛病,要不就客户需求变卦,所以得调整好几次,这样不但让施工成本多出来不少,还可能拖长工期,并且前期预算编制不认真也很重要,编制预算的人不了解项目真实情况,采集的数据也不全,从而预算跟实际需求差别很大,另外材料价格波动也不能小看,宏观经济政策、供需关系、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影响不小,钢材、水泥这些大宗物资的价格波动尤其厉害,这直接把工程造价给抬上去了,而且施工管理不好又让这个问题更严重了,施工现场管得乱七八糟、资源调配不合适、工序衔接不对路,都会造成没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和返工,再者说,招投标环节把关不严也让造价没法控制,有些建设单位选承包商的时候没个科学的评估机制,虽然低价中了标,可后面还得追加费用,结果预算就超了,这么多问题一块儿凑合着,建筑工程造价就很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了。
大型工程项目中有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参与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且沟通不畅,所以各方间信息传递效率低,易产生误解或者遗漏,这是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设计图纸没周全考虑施工条件致使后期老得修改、施工单位不及时反馈现场问题造成预算调整跟不上等,并且技术更新变快了但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预算编制没同步也让造价管理更难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问题叠加的结果,根本上是管理体系不够强、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2.2 造价超预算对建筑项目的影响
建筑项目若造价超预算则影响深远又复杂。先说经济方面,超预算会使项目财务负担加重,进而或许导致资金链断裂让项目被迫停工,尤其在融资渠道窄时,建设单位只能靠贷款或者其他高成本办法筹钱,从而让项目整体运营风险进一步变大 [1]。再说时间方面,超预算往往伴随着工期延长,不但影响项目交付进度,而且会产生人力、设备租赁之类的额外间接费用,并且超预算还可能损害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因为建设单位要是老是超预算,市场竞争力就会被削弱,客户的信任度也会降低,而施工单位则可能会遭遇合同纠纷,甚至被起诉。另外,从社会资源分配来说,超预算是把本来打算用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占用了,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没啥好处。所以,造价超预算不但是单个项目管理的问题,还与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关联。
2.3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对策
要有效管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这一问题就得从源头着手并强化全程管理,其中加强设计管理是当务之急,因为设计阶段基本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八成还多所以得严格把控设计变更,一方面推行限额设计制度以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优化方案防止过度设计,另一方面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使设计图纸与施工条件高度相配从而降低后期调整的概率,而且提升预算编制水平也很关键,预算编制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熟知项目真实状况再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做出详尽的预算清单,尤其在材料采购方面最好建立材料价格信息库并对市场价格波动予以实时关注以便给预算提供精确依据。
另外,规范招投标流程与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是关键举措,在招投标时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综合评审投标单位资质、业绩以及报价合理性可防止低价中标带来的后续麻烦,而施工现场管理依靠像 BIM(建筑信息模型)系统这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实现资源动态调配与工序无缝衔接以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浪费[2]。并且人才培养这一环也必不可少,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可从根本上增强企业造价管控能力。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非常必要,设立独立审计部门全程监控项目各阶段资金使用情况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问题以保证造价始终可控,这些措施互相配合有助于构建更科学、高效的造价管理体系促使建筑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
3、结论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一直是建筑 industry 的重大挑战,其成因复杂且多方面,像设计变更多、预算编制不仔细、材料价格波动等都是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而且对建筑行业经济效益也有深远影响,并且统计显示,近五年我国建筑行业因造价超预算产生的额外成本每年都在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大概 8%,这直接降低了行业整体利润率。不过,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强化设计管理、详细编预算、构建材价格信息库、规范招投标流程等,就能明显减少超预算风险,这些对策在部分大型工程项目已见效,例如有个省级重点工程实行上述措施后,预算偏差率就从 15% 降到 5% 以下。这个研究给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提供系统的解决办法,有助于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以后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渗入,建筑行业还能借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工具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体系以达成更高效造价管理的目标 [3]。
参考文献
[1] 何晶晶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J]. 商业文化 ,2024(18):115-117.
[2] 马强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及应对策略 [J]. 居舍 ,2020(33):173-174.
[3] 郭冰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讨 [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