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下文言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弊分析
李永清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 037000
一、引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交互功能,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利弊,对于优化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语文新课程下文言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高中文言文因其年代久远、语言晦涩,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文言文内容具象化、生动化。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展现鸿门宴上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和各个人物的鲜明性格。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仿佛置身于其中,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各种与文言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以《赤壁赋》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展示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此赋时的时代背景,还能引入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资料、诗词中对赤壁的描写等。这些丰富的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存在困难。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对比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比如,在讲解文言文的宾语前置句时,教师可以制作动画,清晰地展示句子成分的位置变化,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宾语前置的规律。同时,还可以通过举例对比,将现代汉语句子和文言文句子进行对照,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三、高中语文新课程下文言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弊端
(一)催生思维惰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丰富的信息呈现能力备受青睐,但也容易让学生滋生依赖心理,进而形成思维惰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环节严重缺失。比如,部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直接将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以幻灯片形式全盘托出,学生仅需机械记录,无需深入思考释义和翻译的依据。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弱化。
(二)弱化文本细读
多媒体直观生动的展示效果,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画面与声音,从而忽视对文言文文本的细读品味。文言文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唯有通过反复诵读与仔细揣摩,方能领悟其中精妙。然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大量精力投入课件制作与展示,致使学生诵读、品味文本的时间大幅缩减。学生未能深入研读文本,就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成为空谈。
(三)制约教学灵活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设备与软件存在较强依赖性,一旦出现技术故障,教学活动将难以正常开展。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若过度依赖课件,按预设流程授课,便会缺乏应对课堂突发状况的灵活性。例如,讲解文言文时,学生提出超出课件预设范围的问题,若教师仍固守课件内容,无法及时给予满意解答,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四、趋利避害的策略
(一)以思考为导向,合理运用多媒体
教师应明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定位,避免其取代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展示多媒体资料后,可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如播放《荆轲刺秦王》影视片段后,提问“影视表现与课文描写存在哪些差异?哪种呈现方式更契合你的理解?”促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主动挖掘文本内涵,培养思维能力。
(二)以文本为核心,科学安排多媒体使用
教师需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文言文文本的诵读与细读,并将多媒体运用与文本细读有机结合。可在教学之初,先让学生自主诵读课文,形成初步感知;再借助多媒体展示背景资料与图片,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最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三)以素养为支撑,提升教学应变能力
学校应强化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使其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操作与课件制作技巧。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教学观念,认识到多媒体仅是教学手段之一,不可过度依赖。教学过程中,需依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策略,及时回应学生问题,保障教学顺利推进。
结语
高中语文新课程下文言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和增强课堂互动性等,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导致学生思维惰性、忽视文本细读、技术依赖影响教学灵活性和可能偏离教学目标等。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避免其弊端,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注重文本细读,合理安排多媒体使用时间;提高自身技术素养,增强教学灵活性;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媒体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言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探究文言文教学实践策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王胜华 .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3(05)
[2] 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徐秋发 . 科普童话 ,2017(40)
[3]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范剑锋. 语文天地,2018(04)
[4] 文言文教学“四部曲”. 丁晓亮. 新课程导学,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