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促学 以评提质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研究
周林洪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五小学校 617000
一、实施趣味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第一学段( 1~2 年级)的学生,新课标的“识字与写字”要求十分具体且富有层次,它鼓励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浓厚兴趣。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低年级正是为写字教学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兴趣和习惯的黄金时期,传统的描红、临摹方式固然重要,但为了提升趣味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将多元情境、文化内涵、课堂游戏与写字教学融合,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汉字背后的文化魅力,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培养规范书写习惯。
二、传统写字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常以教师单向示范和学生机械临摹为主,缺乏故事化讲解与互动游戏,无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忽视培养书写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情境化设计,难以让学生带入到现实生活中,缺乏对汉字内涵的理解。而在学习体验方面,传统课堂反馈方式较为单一,仅用对错符号与分数进行评价,缺少作品展示、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难以持续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不利于培养和长久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低年级趣味写字教学实施策略
(一)结合汉字文化设计主题课堂
1. 以汉字起源设计考古式主题课堂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通过模拟汉字考古场景,能让他们直观感受汉字从图画到符号的演变过程,将历史文化与书写实践结合,理解汉字的造字逻辑。例如学习书写“日”“月”“山”“水”等象形字时,从“文字化石”甲骨文入手,利用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动态演变过程,将学生分组并发放刻有甲骨文图案的卡片、黏土字模,让学生通过小组自由讨论猜测对应的现代汉字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甲骨文与现代字形,讲解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和造字特点,绘制“汉字进化树”,树干写甲骨文,树枝依次延伸出不同字体,学生会逐渐发现,汉字的每一笔都蕴含着特定的意义[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复多次书写生字,从机械临摹转化为探索式书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演变脉络的理解,更在趣味探索中逐步掌握书写技巧。
2. 以汉字结构设计积木式主题课堂
通过拆解汉字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表意和表音规律,让学生能够像搭建积木一样组合汉字部件,在穿插笔画、选择偏旁部首的实践中掌握不同种类汉字的结构特点,培养书写空间布局能力。如学习书写“人”“木”“氵”“青”为偏旁的生字时,可使用磁性汉字部件卡片,通过故事或插画引出生字,以“休”字为例,展示古人靠在树下休息的插画后,让学生用磁性卡片拼出“休”字,理解它的构造逻辑后,让学生对比“人”字旁和“木”不同距离产生的不同书写效果,先故意将间隔拉开,询问学生:“这样的‘休’字看起来怎么样?”学生们会发现字显得松散、不协调;接着将它们紧紧挨在一起,又问:“这个‘休’字好看吗?”学生们会觉得笔画挤在一起,显得局促杂乱。最后,以恰当的间距排列出“休”字,通过正确美观的组合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部件之间要相互配合,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在田字格上书写三个不同间距的“休”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观察、比较三种写法的差异,总结出“部件间距要适中,笔画之间要相互呼应、避让”等书写技巧。
3. 以汉字运用设计生活化主题课堂
依托真实的生活场景,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以“用”促“学”,能够让低年级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汉字的实用价值。设计“汉字小侦探”游戏,让学生们在商场的广告牌、食品包装袋、街道指示牌中寻找汉字,让他们直观感受汉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将这些汉字临摹后带回课堂分享,在学生展示找到汉字的地方并描述该汉字的用处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笔画顺序,例如从招牌上的“茶”字,从具体事物茶叶延伸到草字头与木字底的组合逻辑,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汉字书写规范的理解。这种方式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接收[3],让写字学习从枯燥的笔画练习,转变为探索汉字文化的趣味旅程。
(二)在趣味写字课堂中建立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丰富的课堂设计为学生铺设了探索汉字文化的道路,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构建完善课堂评价与反馈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在及时校准教学方向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持续注入动力。
1. 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
改变仅以书写正确率和工整度为评价依据的模式,从知识掌握、书写规范、学习态度四个维度制定标准。例如,在“汉字小侦探”主题任务中,不仅评价学生是否正确书写生活中收集到的汉字,还关注其能否说出汉字结构特点(知识掌握)、书写时是否使用正确方式(书写规范)、在小组分享时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态度)。通过细化标准,全面反映学生在写字课堂中的学习情况。
2. 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通过互动式小组评价方式,形成“互相评价 + 深度研讨”模式,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写字核心要素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书写环节后,采用“三色互评法”:学生用红色标记同伴作品中书写优美的汉字(如比例协调的“休”字),绿色标注书写规范的笔画(如起笔收笔到位的横画),蓝色提出优化建议(如某字偏旁解构可适当调整)。完成互评后,教师组织圆桌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写出重心平稳的字”“怎样让笔画更有力量感”“正确的握笔姿势”等问题展开辩论,结合具体作品案例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呼应等要点。以沉浸式互评机制,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主动剖析书写规律,在取长补短中共同提升书写水平。
通过可视化成果评价方式,每完成一个主题单元学习后,将学生不同阶段的书写作品展示在特定区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进步与不足,并标记在作品旁,这样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能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 [4]。同时,教师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如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强调易错笔画的书写顺序。
四、结语
新课标对写字“量”的明确规定与“质”的内涵要求,深刻揭示了写字教学不能止步于技能训练,更要突破传统机械训练的桎梏。教师在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中,要充分结合该阶段孩子的特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打造有趣的写字课堂,让学生于笔墨间形成书写自信,培育文化自信,真正践行新课标“以美育人”的深层诉求。
参考文献:
[1] 计健民 .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34):22-23.
[2] 黎文月 . 融合识字写字与思维训练的教学新模式 [J]. 小学阅读指南( 低年级版 ),2025,(03):43-45.
[3] 杨红琴 .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研究网络论坛研讨会论文集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庙回族乡白庙中心小学 ;,2022:610-612.DOI:10.26914/c.cnkihy.2022.072891.
[4] 于诗语 .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前、中、后”课堂实践策略 [J]. 文科爱好者 ,2025,(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