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班建构游戏项目化实践研究

作者

叶海芳

屏南县新蕾幼儿园 福建宁德 352300

引言:

建构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幼儿运用感官与双手探索世界、建构认知的重要途径。在积木的拼搭、组合与创造中,幼儿的动作协调性、空间想象力、社会交往能力能得到发展。然而,在目前小班建构游戏实践中,普遍存在游戏设计及材料单一化等问题,导致幼儿的探索兴趣难以持续,认知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受限,难以实现从零散经验到系统认知的跃升。

项目化活动以幼儿兴趣为起点,以真实任务为驱动,持续探究中实现经验的整合与能力的进阶。本文聚焦小班《搭搭乐》建构游戏,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支撑,通过“材料探索—技能建构—问题解决—合作创造”四阶段的项目化设计,系统探究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发展轨迹。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7 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认知发展依赖“动作图式”积累与“象征性思维”发展,《搭搭乐》中幼儿对积木的插拔、堆叠及将其想象为“冰淇淋”“车子”的行为印证了这一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需通过“支架式教学”缩小幼儿发展差距,《搭搭乐》中教师示范连接方法、引导观察轮子差异等行为即为此类支架,《搭搭乐》围绕幼儿兴趣设分阶段任务,将零散操作兴趣转化为系统性探究,体现“教育即生长与经验改组”的内核。

二、幼儿认知发展的初始状态

三、项目化活动的认知建构过程:基于四阶段的实践分析

(一)阶段一:动作图式建构——材料探索与感官认知(初体验)

幼儿在阶段一通过反复插拔、堆叠积木进行感官探索,如将圆形积木堆叠成“饮料机”、把积木当作“冰淇淋”道具,体现出皮亚杰理论中“以动作感知物体特性”及“实物→符号”的表征萌芽;此过程中,幼儿初步建立“形状—功能”关联图式,发展“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感知,并以具体动作替代语言表达,符合前运算阶段“动作表征优先”的特点。

(二)阶段二:符号表征发展——技能建构与计划萌芽(再探索)

幼儿对连接器表现出专注兴趣,会将其连在积木上,并有计划地选材料搭建“车子”,如阿姐考虑“乘车需求”,体现从“随机操作”到“目标导向”的认知转变,印证皮亚杰“前运算阶段初期”幼儿形成“心理表象”的观点;此过程中,幼儿用连接器象征“车辆零件”实现表征升级,能口头表述搭建顺序展现逻辑萌芽,2/3 幼儿掌握围合、架空技能,将单个积木空间认知拓展为“组合结构”整体认知。

(三)阶段三:问题解决与图式顺应——深探究中的认知冲突(深探究)

幼儿面对“圆形轮子易掉落”的问题,尝试用拱形积木固定、更换多边形轮子等方案,如城建议“用多边形轮子”,体现皮亚杰“图式顺应”理论 —— 原有“圆形 Σ=Σ 轮子”图式无法解决问题时,通过调整认知结构接纳“多边形轮子”以达新平衡;此过程中,幼儿通过试错形成“多边形→更稳定”的逻辑判断,运用“观察—模仿—调整”策略链解决问题,体现从“直觉思维”向“试错推理”的认知进阶。

(四)阶段四:经验整合与符号创造——合作建构中的认知重构(创成果)

幼儿将“桥的支撑结构”等生活经验迁移到建构中,如用拱形积木解决车身“中间下垂”问题,还创造性地用垫子替代“车顶”,其“替代物—功能”的符号创造行为达皮亚杰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思维”较高水平;此过程中,幼儿实现“桥”的生活图式到“车身支撑”游戏图式的经验迁移,以圆锥积木倒置象征“车顶天线”体现创造表征,搭建“超级大房车”时经历“计划—操作 — 调整”流程,展现系统思维雏形。

四、理论观照下的活动价值与反思

图式建构上,从单一“垒高图式”发展为“连接—固定—支撑”的复合图式,能依稳定性选积木,契合皮亚杰“图式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符号表征方面,从“实物模仿”进阶到“创意象征”,抽象度提升,符合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思维”发展规律;社会认知维度,通过合作解决“结构倒塌”等问题,理解“分工—协作”规则,对应维果茨基“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认知”过渡理论 。

五、结语

考虑到小班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约 10-15 分钟,《搭搭乐》项目分阶段开展,每次聚焦 1-2 个目标(如首次以“材料探索”为主),避免任务复杂。在本次项目游戏中,幼儿的探究整整持续了 35 天,正得益于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从熟悉材料到展开对应游戏,能基于已有经验摸索探究,发现、提炼并尝试解决问题,为深度学习提供了保障。

项目化游戏不仅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愉悦,还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对推动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化游戏活动,幼儿们在玩乐中增长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清 .(2024). 游戏化学习在幼儿园项目化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 新智慧 ,(09), 107-108.

[2] 叶珍 & 金晓敏 . (2024). 在项目化游戏中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 儿童与健康 , (09), 8-10.

[3] 谢彦 . (2021). 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建构活动——以“我居住的社区”项目活动为例 . 幸福家庭 , (11), 31-32.

[4] 让 . 皮亚杰 . 儿童心理学 [M]. 商务印书馆,1980.

本文为福建省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 2024 年度课题“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园项目化游戏开展的实践研究(课堂编号:FJNDKY24-18)”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