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质量管理路径分析
王仪德
黄石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防汛排涝能力、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传统的排水管网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智能化建设成为提升排水管网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排水管网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精准调控,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然而,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诸多挑战,严重影响了智能化建设的效果和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因此,深入探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的质量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老旧道路排水管网不健全,导致积水严重
我国各级公路建设逐渐走上快车道,但同时早期修建的部分公路及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出现老旧损坏现象,加之较早修建道路时并没有配套完备的道路排水管道,导致部分道路排水不畅,一遇到雨水天气就会出现内涝水灾。大量积水不仅严重影响力人们的出行,也给人们生命健康及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由于缺陷的存在,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长时间积水浸泡也影响道路及配套设施的使用寿命。
1.2 部分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存在缺陷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规划要以城市或乡村建设发展布局规划为主,它的规划不仅要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要,更要适应于未来城市改造建设的需求。过去由于人口密度低、车辆少,有许多地方排水管网设计得较为保守,致使管道需要改造时很难满足需求。
1.3 传统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改造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道路积水问题,近年来,多地政府逐步加大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改造力度,且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大面积破坏道路路面进行开挖,且施工时间较长,这不仅容易造成涉及路段交通拥挤,也影响了道路路面容貌及道路景观的统一性。
1.4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程缓慢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部分地区工程开始尝试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但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设成本较高和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许多项目建设方依然不愿意去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即便有些地区部分城市进行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但由于管理环节上存在规划滞后、建设标准不高、有关部门单位职责不明确、运营单位无维护资金来源、维护标准低等问题,使得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普及道路任重道远。
2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质量管理路径
2.1 优化设计方案
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统一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涵盖设备选型、系统设计、施工安装、数据传输与处理等各个方面。明确智能化系统的性能指标、接口标准、通信协议等要求,确保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兼容和互操作,为智能化建设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设计单位在进行排水管网智能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排水需求、未来发展等因素,结合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设计过程中,运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排水管网智能化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提高设计质量 。
2.2 加大排查力度,对积水严重的道路区域进行排水管网改造
建议市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当前积水严重的区域进行摸排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进行改造。有条件按照地下综合管廊标准改造的按照地下综合管廊标准改造,不具备地下综合管廊改造条件的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改造,对于窄路特别是农村乡间道路没必要对地下进行大面积开挖的也要在路边设置排水沟确保不积水。另外,排水工程的实施不得影响现有道路及绿化等基础设施的使用及城市容貌。
2.3 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设计人员设计水平
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设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同时,对管线平面布局及管道参数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排水管网的平面优化方法主要有决策图法、优化树法及简约梯度法等,然后再对管道的管径、深埋及不同管段间的设计参数等进行优化改进。此外,从业者们一定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尝试和设想,设计出美观大方且实用的图纸。
2.4 严格设备和材料管理
建立严格的设备和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设备和材料进场前,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检查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性能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予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设备和材料的存储和保管,防止设备和材料受损、变质,影响施工质量 。
2.5 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巡检和旁站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如传感器安装、线缆敷设、设备调试等,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建立施工质量追溯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记录进行详细保存,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追溯原因 。
2.6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竣工验收标准和流程,明确验收内容、验收方法和验收合格标准。验收内容应包括设备安装质量、系统功能、数据准确性、通信稳定性等方面。验收过程中,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测和评估。建立验收责任制度,明确验收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对验收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检查。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责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予交付使用,确保排水管网智能化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是提升城市排水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而质量管理是确保智能化建设成功实施的关键。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质量,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推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网智能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 周宝红. 管道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21,6(18):100-101.
[2] 范 丽 丽 . 市 政 排 水 管 网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与 控 制 [J]. 居业 ,2019,(05):146+149.
[3] 王 钦 . 浅 析 市 政 工 程 道 路 排 水 管 线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J]. 科 技风 ,2017,(26):94.
[4] 温海舟 .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17,(3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