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宋燎原
汝城县水利局 湖南郴州 424100
一、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调配、防洪减灾、清洁能源供应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标准日益提高,技术复杂度也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建设质量成为决定工程能否实现预期功能的核心因素。一旦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一)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水利水电工程多建于复杂自然环境,如河流、峡谷,工程结构需承受多种外力。其投资大、周期长,质量问题可能引发溃坝等严重事故,导致工程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生态破坏。严格质量控制可确保工程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消除隐患,保障长期运行安全。
(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工程使用寿命是衡量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建设中各环节质量有效控制,工程结构可抵御损耗,如合理工艺减少裂缝、完善处理避免侵蚀。反之,质量控制不到位会出现缺陷,使工程提前大修或报废。加强质量控制可满足设计标准,保障长期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上,优质工程可抵御洪水、保障灌溉、提供电力。经济效益上,水电可降低能源依赖、减少支出,水库综合开发可增加收入。质量不合格工程无法实现功能,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加强质量控制能使工程发挥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勘察设计质量控制
勘察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首要环节,其质量决定后续工程方向与质量。勘察要全面覆盖工程所在地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地质勘察探明地层结构等为基础设计提供参数;水文勘察掌握水位等特征为坝体等设计提供依据;气象勘察收集气温等数据,考虑其对工程影响。设计方案需遵循规范标准,兼顾安全、经济与适用,充分考虑功能需求,结合施工实际,避免设计不合理。同时,设计文件应完整准确,为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
(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质量控制
招投标是选工程建设参与单位重要环节,过程规范影响参与单位质量。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制定科学招标公告与文件,明确招标范围等内容。资格审查严格审核投标单位资质等,评标组建专业委员会客观评价投标文件,选优质单位。合同管理是招投标延伸和质量控制依据。签订前仔细审查条款,明确各方质量责任等;履行中加强管理,确保各方遵守约定履行责任。
(三)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指导工程施工,其合理性科学性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施工单位应结合设计与实际制定方案,明确施工工艺等,针对关键难点制定专项措施,考虑质量控制目标与措施。技术交底是传递设计要求等的重要环节。施工前施工单位组织会议,技术负责人详细交底,内容涵盖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要点等。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作为质量追溯依据。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原材料和设备是水利水电工程物质基础,其质量决定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要建立严格进场检验制度,主要材料进场查验质量证明文件并抽样送检,特殊材料进行专项性能检验,储存时根据材料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工程设备方面,施工用机械设备进场检查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永久设备参与制造监造和出厂验收,安装前检查设备基础,安装中按规范操作,安装后试运行。
(二)施工工艺与工序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应按施工方案和规范施工,不得擅自改变,如混凝土和土方填筑施工要控制关键参数,同时优化工艺。工序质量是工程整体质量基础,施工单位要建立工序质量检验制度,上一道工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关键和特殊工序监理旁站,检验要形成书面记录。
(三)人员与机械管理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配备有资质和经验的人员,定期培训并建立考核制度。施工机械性能和状态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单位要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选用合适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建立运行记录。
(四)施工环境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复杂,自然环境如水文、气象、地质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施工时要采取相应防雨、降温、支护等措施。施工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施工秩序和作业环境,合理布置现场,减少污染,做好安全防护,为施工质量提供外部条件。
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期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质量控制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施工质量的阶段性检验,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对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整理好相关的质量验收资料,如工序检验记录、原材料检验报告、施工记录等。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监理单位收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方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要按照验收标准对分部分项工程的外观质量、结构尺寸、性能指标等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质量验收资料进行审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施工单位要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直至验收合格。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得到阶段性控制。
(二)竣工结算与资料验收质量控制
竣工结算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经济环节,同时也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在竣工结算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竣工结算书,如实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费用支出。结算书应包括工程量计算、单价套用、费用计取等内容,且计算准确、依据充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竣工结算书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要结合工程质量情况,对于因质量问题进行整改所产生的费用,要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资料验收是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质量追溯的重要载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种类繁多,包括技术资料、质量验收资料、合同资料、财务资料等。在资料验收时,要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资料应齐全完整,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资料数据应准确无误,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资料格式应规范统一,符合相关规定。对于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要要求施工单位补充完善,直至资料验收合格。只有竣工结算和资料验收均合格,才能进入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三)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质量防线,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全面检验。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完成工程所有建设内容,并通过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和资料验收。建设单位应组织成立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代表以及相关专家。
竣工验收委员会要按照验收规范和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现场检查主要包括工程外观质量、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如大坝的坝体轮廓、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水轮机的运行性能,闸门的启闭灵活性等。同时,要对工程建设资料进行全面审查,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验收委员会根据检查和审查情况,对工程质量做出综合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意见。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施工单位要按时完成整改。整改完成并经复查合格后,方可出具竣工验收鉴定书,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组织保障。应构建以建设单位为核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全面负责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和计划,协调各方关系,确保质量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从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都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监理单位要建立监理质量控制体系,按照监理规范和合同约定,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设计单位要参与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协同配合的质量控制格局,确保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二)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
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是保证质量控制措施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建设单位要定期组织对工程质量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原材料和设备质量、施工工序质量等;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对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质量监督检查要注重实效,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同时,要建立质量问题通报制度,对于严重的质量问题要进行通报批评,并作为不良记录纳入相关单位的信用档案。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确保处理后的质量符合要求。通过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形成有效的质量约束机制,督促各方严格履行质量责任。
(三)强化质量意识与培训
质量意识是质量控制的思想基础,只有工程建设参与人员具备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自觉遵守质量控制要求。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如开展质量宣传活动、组织质量事故案例分析等,使参与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建设单位要带头重视质量,将质量控制纳入工程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责任感;监理单位要强化监督意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专业技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对工程建设参与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如对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对监理人员进行监理业务培训,提升其监督水平。培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效果。同时,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人员素质上保证工程质量。
七、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至关重要。前期准备、施工、后期验收各环节都有质量控制要点,且相互关联,任一环节疏漏都影响整体质量。
前期准备阶段,勘察设计奠定工程质量基础,规范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保障参建单位质量和明确责任,合理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有序和质量可控。施工阶段是核心,原材料与设备质量是物质基础,严格工艺与工序控制是关键,人员、机械管理及环境调控提供必要条件。后期验收阶段通过分阶段、全方位检验最终把关,确保工程达标。
为保障质量控制有效实施,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协同管控;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查,通过常态化检查和问题整改落实措施;强化质量意识与培训,提升参建人员质量素养。
实际工程建设管理中,要认识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和持续性,结合工程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控制要点,优化控制方法。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质量控制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将质量控制贯穿各环节,才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为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洁榕 .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 2025,(10): 255-257.
[2] 张伟亚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5, 8 (05): 138-140.
[3] 马振坤 .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J]. 水上安全 , 2024, (10): 22-24.
[4] 裴延东, 朱丁丁. 浅析如何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J]. 冶金与材料, 2019,39 (02): 182-183.
[5] 王艳.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 45(10): 197-198+203.
作者简介:宋燎原(1979.08)男,汉族,湖南省汝城县,大专,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