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美学视角下我国实景演出现状与解决措施

作者

成天宇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第一章​实景演出概述

1.1 山水实景演出的诞生

21 世纪初,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探索一种能够突破传统舞台限制、将自然景观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新型演出形式。2004 年,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组成的“印象铁三角”创作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标志着山水实景演出的正式诞生。《印象·刘三姐》以广西桂林的山水为背景,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结合音乐、舞蹈、灯光等艺术元素,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创作理念,艺术家们认为,自然景观不仅是表演的背景,更是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将艺术表演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以实现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

1.2 山水实景演出的发展

山水实景演出自起诞生之日起,便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展示中华文化与自然之美的重要窗口。从最初的《印象·刘三姐》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类实景演出,山水实景演出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成熟,再到多元创新的发展历程。在创作初期,艺术家们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深度挖掘和利用,首次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艺术的载体,以灯光、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为画笔,在山水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山水实景演出开始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投影、声光电效果的精准控制等,进一步增强了演出的视觉效果和观众的沉浸感。同时,山水实景演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主题,而是开始深入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将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表演之中,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1.3 我国山水实景演出的美学特征

1.3.1“优美”与“崇高”并存

山水实景演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功地将自然景观的优美与人类精神追求的崇高完美结合。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它以桂林阳朔漓江为背景,通过灯光、音效等别样的舞台设计和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再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和传说故事。首先,在自然景观上,《印象·刘三姐》利用阳朔得天独厚的卡斯特地貌和天然水体,将整个演出场地巧妙地设计成一个开放式的舞台,营造出一种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氛围。其次,在人文精神追求上,这部作品通过一系列精心编排的节目,讲述了关于爱情、勇气、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主题的故事,深刻地展示了民族文化中的崇高元素。

1.3.2“尚和”的整体意识

基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谐共生的观念,“尚和”的理念贯穿于我国山水实景演出之中。每一部作品都是多元素的融合体,从音乐、舞台到戏剧表演,再到舞台设计,都力求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宋城千古情》堪称“尚和”理念的典范之作,整个演出过程中,不同艺术形式相互辉映,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观。首先,在音乐方面,《宋城千古情》采用了多种风格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现代音乐。在描绘南宋时期繁华市井生活的片段中,使用了欢快的民间小调;而在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时,则运用了激昂悲壮的旋律,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张力。其次,舞蹈是这部作品叙事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优美的古典舞,还是充满活力的民族舞,每一段舞蹈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在展示宋代宫廷生活时,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息;而在再现民间节庆活动时,则可以看到热情洋溢的集体舞,传递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二章​我国实景演出发展现状

2.1 市场规模

近年来,实景演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形式崛起,在我国旅游市场中的占比显著增长。根据相关行业数据统计,2023 年实景演出票房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5 亿元人民币,创下自2017 年以来的新高点;2024 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演出市场销售票房已经超过 2023 年全年水平,其中实景演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实景演出凭借其创新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众多演出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拉动演出整体票房增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鼓励各地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景演出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融合自然景观与文化艺术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许多知名景区纷纷推出各自的实景演出项目,如《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美学角度现状

从视觉美学角度来看,许多实景演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作为舞台背景,同时赋予每个项目独特的地域特色,为演出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觉元素,例如,《印象西湖》充分利用了西湖的真实水域及其周围的山峦,观众仿佛在真实的西湖边感受四季变换的美景和历史传说的魅力。同样,《印象·刘三姐》则以桂林山水为依托,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文化故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

从情感表达来看,许多实景演出能够通过细腻的剧本创作和演员的精湛表演传递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宋城千古情》通过精心编排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开展现古代爱情故事中的甜蜜、痛苦与无奈。从最初的相遇相知,到中间的分离磨难,再到最后的重逢或遗憾,每一个情节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内涵。演员们通过微妙的表情变化、肢体语言以及抑扬顿挫的声音,将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的实景演出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也是通过多维度的情感描绘,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经历一系列情感起伏。在《印象西湖》中,白娘子被困于雷峰塔下,创作者通过舞者缓慢而沉重的步伐、低沉压抑的音乐背景以及舞台上的烟雾效果,营造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氛围,使观众能够体会到角色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从文化内涵角度,许多实景演出通过讲述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激发观众对特定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有些实景演出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现代气息的作品。其中《长恨歌》以华清池的历史遗迹为背景,将宏大的场面和精湛的表演相结合,再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参考文献:

[1] 闫东琪 . 张艺谋“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的色彩审美研究 [D]. 长安大学 ,2020.DOI:10.26976/d.cnki.gchau.2020.001808.

[2]宋悦 . 符号学视域下张艺谋“印象系列”研究 [D].天津音乐学院 ,2022.DOI:10.27367/d.cnki.gtyyy.2022.000089.

[3] 黎学锐 . 山水实景演出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DOI:10.27159/d.cnki.ghzsu.2018.000574.

[4] 张明. 张艺谋“印象”系列审美视角研究[D]. 吉首大学,2014.

[5] 韩丽 , 李星杰 . 从素材特性分析《印象西湖》舞蹈美的内在结构特征[J]. 舞蹈 ,2014,(05):26-27.[1] 车杰莲 . 区域旅游资源的形象化传播——以“印象西湖”为例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2,(07):34-36.

[6] 薛兵 .“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积极效用 [J]. 数位时尚 ( 新视觉艺术 ),2011,(05):25-26.

[7] 张远 .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实景演出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为例 [J]. 嘉应文学 ,2024,(22):148-150.

[8] 李智慧 , 程金龙 . 旅游实景演出项目《宋城千古情》游客满意度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40(05):53-58.

作者姓名,成天宇 性别,女 生年月,2003 年11 月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