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铺垫 + 提升 + 发表”三位一体深化小学习作教学实践探究小结

作者

邬健

罗定泷州小学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 527200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习作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运用语言文字交流、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关键。但因习作教学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数师生对习作存在畏惧心理,习作至今仍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难题。

( 一) 学生现状

纵观多年来学生习作的现状,学生们在习作中总会出现多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兴趣匮乏,写作时东拼西凑,仅为凑够字数,苦于无内容可写,勉强完成“写作作业”;二是文章质量欠佳,语句不通顺、标点滥用、词不达意,表达虚浮,难表真情实感 。

( 二) 教师现状

教师方面,在于教师指导方式单一,方法简单乏味,对学生的习作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有些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习作缺乏系统性思考,导致习作教学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二、“铺垫+提升+发表”三位一体深化小学习作教学实践

“铺垫”,指依托文本挖掘延伸小练笔,结合单元习作开展指导;“提升”,即借作文讲评,基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亮点与共性问题,精准设计教学,实现先写后教、以学定教,还可从日常作文素材提取写作知识训练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发表”,是将学生作文整理成班级周报,进行班本化呈现。在推进“铺垫 + 提升 + 发表”三位一体小学习作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与感悟。

(一)习作铺垫多样化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铺垫是重要的基础环节,习作铺垫的多样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观察类铺垫

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力,引导他们细致观察周遭事物,为记叙类、写景类习作积累素材。例如,教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日记”时,结合第 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引导学生留意上学场景,观察街道、路旁景物特点,养成随时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为习作储备真实鲜活的素材 。

2. 阅读类铺垫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写作灵感和方法。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我来编写童话”主题习作时,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阅读童话类故事书,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学习书中的语言表达和叙事方式。

3. 实践体验类铺垫

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能实践体会活动的开展过程,获得参与活动时的感受体验。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主题习作时,我在班上先进行了一次“抢椅子”游戏,让学生留意“抢椅子”游戏的开展过程,以及参与游戏前、参与游戏时和参与游戏后的心理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积累真切的写作素材。

(二)提升指导具体化

优秀的习作离不开对习作的不断改良。在习作课堂中,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后,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习作后的提升指导。

1. 习作结构编排的提升

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段落是优秀习作的重要基础。利用好单元课文和优秀的范文,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这儿真美”主题习作时,可以在学习第六单元课文第 19 课《海滨小城》第 20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引导学生可以运用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组织习作的段落布局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2. 句子语法的提升

语法优美的句子能让习作锦上添花。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在评价时引导学生引用谚语、成语或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进步和成长的喜悦。

3. 习作主旨的提升

在习作过程中,让学生不时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表达,思考是否有更深入的观点可以挖掘,这是习作主旨升华的关键。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我来编写童话”主题习作时,利用范文引导学生在编写童话故事的同时,可以引申出当今社会的存在问题。如:和孙悟空一日游时发现了乌烟瘴气的天宫、填满了垃圾的海底;和嫦娥到月亮玩耍时发现了太空飘满了垃圾等,引领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思考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通过这次写作有哪些新的感悟。

(三)习作发表数量化

发表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认可和激励,能大大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与动力。习作发表数量化,让大多数的同学发表习作是提高班级全体学生习作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手段。

1. 班级展示

为了充分展示班级学生的写作成果,可以在教室中精心布置一个专门的展示区域,用于定期张贴班级习作周报中的优秀作品。这样,全班同学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便能随时驻足欣赏这些佳作,从中汲取灵感和写作技巧。此外,还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特别安排一个环节,邀请这些优秀习作的作者亲自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还能让作者们有机会分享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创作经验,从而在班级内营造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 学校展示

充分利用学校精心创办的单元习作报刊这一优质平台,积极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与投稿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网络发表展示

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各种类型的征文比赛活动,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我们也建议学生在一些正规且具有良好声誉的儿童文学网站以及各大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反馈,还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进一步提升自信心和写作水平。

三、结语

通过“铺垫+提升+发表”三位一体的小学习作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在习作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一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难题,还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兴趣。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分享,共同推动小学习作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改芳.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 河南教育( 基教版 ),2025,(Z1):114-115.

[2] 甘慧 . 交际语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J]. 江西教育 ,2025,(28):62-64.

[3] 霍秀丽 .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 [J]. 家长 ,2025,(21):156-158.

本论文为肇庆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ZQXYJSFZZX202318)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