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政策对小学作业实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屈超萍

鼎屏小学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 638500

关键字:“双减”;小学作业实施;影响及策略

一、" 双减" 政策对小学作业实施的影响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主要是指学校要在学校的主阵地上,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等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并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作业实施有以下变化。

1. 作业设计注重趣味性: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作业设计更加注重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富有启发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 作业设计注重层次性:作业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为基础型作业、提高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对于基础型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基础知识点的习题,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巩固基础;而对于提高型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

3. 作业设计注重学科融合性: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能够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可以与数学、英语等科目结合起来。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情况,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并布置一些跨学科的作业。

二、应对策略

“双减”政策对小学作业实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积极应对,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来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

1. 教师层面:教师应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和融合性。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游戏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将各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家长层面: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长也应自身提高教育素养,与孩子共同参与趣味性作业的完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3. 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模式。4. 政府层面: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防止其违规操作。

三、案例分析

以小学数学作业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如数学谜语、数学故事、数学实验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如购物预算、路线规划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布置作业,如开展“三个一”活动:读一本好书、说一段话、写一篇读后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分享阅读感受时更有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

“双减”政策实施后,小学作业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同时,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确保小学作业在“双减”政策下能够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实施和效果评估方法:

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对“双减”政策理解,以及作业设计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演示和讨论等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如何设计趣味性、层次性和融合性的作业。2.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在作业设计方面的理念和策略。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3.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了解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和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调整作业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4. 教师互评:建立教师评价机制,让教师之间相互评价作业设计的效果。通过同行的视角,教师可以获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进作业设计。5. 教学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作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五、挑战与展望

在实施上述策略时,教师和学校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作业的趣味性和学术性,如何评估学生的作业表现,以及如何处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此外,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另外,“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估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探索如何将合作学习策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六、结语

“双减”政策对小学作业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教师、家长和小学生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教师、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多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障“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双减”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因此,需要我们在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同时,不断探索并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保障“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 文琰.“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3(04):25-38+2.

[2] 郭畅.“双减”政策下学校实施作业管理的策略探讨[J]. 教学月刊·中学版 ( 教学管理 ),2022,No.923,926(Z1):8-10.

[3] 辛涛 , 李刚 . 深入推进“双减”的战略定位与可能路径 [J]. 人民教育 ,2022,867(06):20-23.

[4] 赵可丽 , 吴晓红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减负问题审视与改进路径 [J]. 创新人才教育 ,2022,40(04):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