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土建施工中的地下室墙面渗漏治理技术探究

作者

薛利红

恒顺( 天津) 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1 土建施工中地下室墙面渗漏的成因

1.1 设计方面的因素

在土建施工里,设计环节对地下室墙面防水性能的影响不容小觑。就防水方案设计而言,倘若未能全面考量当地地质状况、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地下室的具体使用功能等要素,极有可能致使防水设计缺乏合理性。举例来说,当所处区域地下水位偏高时,若防水等级设定过低,防水层将难以抵御地下水强大的压力,进而引发墙面渗漏现象。再者,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同样可能存在缺陷。以墙体厚度设计为例,若墙体设计得过薄,在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时,墙体极易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会成为地下水渗漏的通道。此外,伸缩缝、沉降缝等变形缝的设置位置与构造设计若不够恰当,会使这些部位成为防水的关键薄弱点。一旦地下室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遭遇温度变化,变形缝处的防水层就很容易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墙面出现渗漏问题。

1.2 材料方面的因素

地下室墙面的防水性能与防水材料的质量可谓是息息相关。倘若采用了质量欠佳的防水材料,像卷材的耐水能力和耐老化性能较为薄弱,涂料的粘结强度不高、抗渗性能不足等情况,即便施工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准,也很难确保防水层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有效。此外,材料选择的不合理同样可能引发渗漏问题。不同的地下室工程项目对于防水材料有着各异的要求,举例来说,处于存在化学腐蚀介质的环境时,就需要挑选具备耐腐蚀性能的防水材料。要是选用了不合适的材料,在化学介质的不断侵蚀下,防水层会逐步遭到破坏,最终致使墙面出现渗漏现象。

1.3 施工方面的因素

施工质量直接左右着地下室墙面的防水效果。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配合比失当是较为普遍的状况。一旦水泥使用量偏少、水灰比偏大,便会致使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下降,抗渗性能减弱,进而容易产生孔隙与裂缝,为地下水的渗透创造条件。此外,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同样是关键所在。要是在浇筑期间振捣不够密实,混凝土内部就会出现蜂窝、麻面之类的瑕疵,而这些瑕疵会构成渗水的通道。另外,在处理施工缝时,若未依照规范要求开展凿毛、清理以及涂刷界面剂等工作,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就会不够紧密,这也会成为渗漏的潜在风险。再者,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同样不可小觑。在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时,若卷材的铺贴方式有误、搭接宽度不足或者粘结不够牢固,就会使防水层出现空鼓、翘边等现象,进而丧失防水功能。对于涂料防水层而言,涂料涂刷厚度不均、存在漏刷等情形,也会对防水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 土建施工中地下室墙面渗漏治理技术的措施

2.1 设计优化措施

在土建施工进程中,若地下室墙面渗漏问题是由设计方面的因素所引发,那么首要任务便是对防水方案予以优化。设计防水方案时,设计人员需全方位收集当地的地质勘查资料,精准把握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状况,同时结合地下室的具体使用功能,科学地确定防水等级。针对地下水位偏高的区域,有必要适度提升防水等级,采用更为稳固可靠的防水构造。并且,在开展结构设计工作时,要合理规划墙体的厚度,借助精确的力学计算,保证墙体足以承受土压力与水压力,从而规避因墙体过薄而出现裂缝的问题。在伸缩缝、沉降缝等变形缝的设计环节,要充分考量地下室可能遭遇的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构造形式,例如设置止水带等,以此增强变形缝处的防水性能。

2.2 材料质量把控措施

为切实保障土建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墙面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对防水材料质量的严格把控势在必行。在开展防水材料采购工作时,需挑选信誉良好且产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且要求其提供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合格证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要开展严格的检验与复试工作,以此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契合设计要求。与此同时,要依据地下室的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工程特点,科学合理地挑选防水材料。针对存在化学腐蚀介质的地下室,应当选用具备耐腐蚀特性的卷材或者涂料;要是地下室处于潮湿环境,就需要选择具有

优异耐水性的材料。

2.3 施工质量提升措施

解决土建施工里地下室墙面渗漏问题的核心在于提升施工质量。在开展混凝土施工时,需对混凝土配合比实施严格把控。要依据设计规定以及现场的真实状况,精准核算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水灰比契合标准。于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运用恰当的振捣手段,促使混凝土振捣紧实,防止产生蜂窝、麻面这类瑕疵。针对施工缝的处置,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开展凿毛、清理以及涂刷界面剂等作业,以此保障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紧实。就防水层施工而言,不管是采用卷材防水还是涂料防水,都应当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来操作。进行卷材铺贴时,要留意铺贴方式、搭接宽度以及粘结质量,规避出现空鼓、翘边等状况;进行涂料涂刷时,要确保涂刷厚度均匀,不存在漏刷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施工进程中要强化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及时察觉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满足质量标准。

2.4 渗漏修复措施

在土建施工进程中,一旦地下室墙面出现渗漏状况,必须立刻采取行之有效的修复举措。针对渗漏程度较轻的区域,可运用表面封堵手段,例如涂抹防水砂浆或者防水涂料,以此填补墙面的裂缝与孔隙。倘若渗漏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借助压力注浆的办法来解决。具体而言,就是向墙体内部注入防水浆液,让浆液填充裂缝和孔隙,从而构建起一道防水屏障。在开展注浆作业时,要依据渗漏的实际情形以及墙体的具体结构,科学地挑选注浆材料并确定适宜的注浆压力,以此保证注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要是渗漏是由于变形缝遭到破坏所引发的,那么要对变形缝处的止水带进行更换,并且重新开展密封处理工作,让其防水功能得以恢复。

3 结语

在土建施工的范畴内,对地下室墙面渗漏治理技术展开探究,具备十分关键的现实价值。通过对渗漏成因开展深度剖析,能够发现设计层面、材料选用以及施工操作等多个维度的因素,都极有可能对防水成效产生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程项目里,务必要从根源着手,对设计方案加以优化,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提高施工工艺的水准,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渗漏出现的风险。除此之外,针对已经产生的渗漏状况,应当依据实际情形采取科学且合理的修复办法,以此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以及结构安全。本研究为相关的工程实践给予了成体系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借鉴,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在防水领域实现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展望未来,伴随新的材料和工艺持续涌现,地下室墙面渗漏治理技术将会更为完备,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更具可靠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焕. 土建施工中的地下室墙面渗漏治理技术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2):127-129.

[2] 吴哲培.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8):22-24.

[3] 周新 . 高层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J]. 居舍,2025,(04):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