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玉米栽培技术实施要点及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作者

何安兵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725000

引言: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经济发展。实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不仅依赖于科学栽培技术的精准实施,更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高效运转。

1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1 科学整地

促进玉米高产栽培,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种植地块。首选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且具有较强保水保肥能力且便于排灌的地块,避免重茬连作并合理轮作,与大豆、小麦等作物进行轮流耕作,降低土壤病虫害传播能力并控制养分失衡问题。完成对前茬作物的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深翻土壤达到 2025cm 之间,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透性。春季适时进行精细耙耱,达到“深、松、平、碎、净、墒”标准,为播种创造良好苗床[1]。

1.2 精良选种

为达到良好的高产种植效果,在选种时需根据种植地的生态条件,对包括降水、积温以及无霜期等种植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后,结合种植目的与市场需求进行选种。要求种植人员合理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高稳高产且具有良好抗逆性的品种,最佳选择具有抗病、抗虫、抗旱、抗倒伏综合表现的优质杂交品种,此类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较强。

选种结束后,在播种前选择晴天进行晒种,经过 4872h 的晒种之后,可提升玉米发芽率。去除破损、霉变种子并筛除杂质与秕粒。随后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确保种衣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等,进而对苗期地下病虫害等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1.3 适时播种

播种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对 510cm 内的低温进行测试,确认保持在1012C 之间时即可播种,过早播种可能会导致低温烂种,而过晚则生育期不足影响产量,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期。控制播种密度,根据品种株型、耐密型、土壤肥力、生产目标等进行合理密植,若选择耐密型品种在肥力较高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如按照 45005500 株 / 亩的标准进行种植,可提升种植产量,而平展型品种或肥力一般地块适当降低密度。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可选择机械化精量单粒点播种植方式,播种深度需达到 35cm ,株行距均匀、覆土严实,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

1.4 水肥管理

在整地阶段施撒基肥,以有机肥和长效缓释复合肥为主,可在玉米生长全生育期提供充足养分,尤其注重磷钾肥的基施,进入到播种阶段后,侧重于少量施撒速效性肥料,与种子保持 35cm 距离避免烧苗。根据玉米生长高的关键时期做好必要的追肥管理,在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按照氮肥总量的60% 进行追肥。可选择中耕培土或滴灌等方式进行施肥,并在后期适量使用磷酸二氢钾在叶面施撒补充微肥。

玉米全生育周期内的苗期需水量较少,适宜干旱种植便于蹲苗扎根,而在拔节期以及抽雄至灌浆期是需水临界期这一阶段内的玉米作物需水量较大,需保障水分充足供应,若遇干旱天气应当及时进行灌溉。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在玉米生长期间内做好必要的排涝处理,在雨季需在田间开挖 5cm 宽、3cm 深的沟渠保障排水畅通 [2]。

1.5 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作业中,需重点关注包括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穗腐病、丝黑穗病等在内的病害问题,通过科学水肥管理、清除病残体、适时播种并选择高效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的方式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玉米螟、粘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是玉米种植中较为常见的虫害,对此类问题进行必要的防治,则可选择使用杀虫灯、赤眼蜂、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对虫害进行防治。

2 农业技术推广作用

2.1 提高农作物产量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成果,农业技术的推广可辅助农业作物种植工作,并进一步保障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推广农业技术手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辅助玉米种植,可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并保障精细化种植,解决人力种植的作业量过大且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现代成果保障种植精度,全面提高种植效率,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

2.2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办田间学校、现场观摩会以及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带领当地农业种植户展开集中培训学习,促使其学习前沿种植技术的同时充分了解种植技术要点,强化技能培训并更新观念,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各地广泛利用前沿的新媒体技术终端,借助于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支撑信息推送与教学资源的传播,不断革新农民的玉米种植知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3 推动农业标准化与规模化

通过创建示范基地邀请广大农业种植户进行集中观察学习的方式,提供大量推广资料与物品,集中示范演示,引导农民按照标准生产为农业标准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如在玉米种植前,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与标准化种植流程,打造统一的技术规程与标准,则可促使当地玉米种植生产规范化建设,提升玉米作物品质,为地方性农业品牌化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推广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也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结束语: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玉米种植技术的实施要点,关注整地、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要点,并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作用,确保在玉米栽培环节中形成更加前沿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爱春 . 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J]. 河南农业 ,2025,(04):43-45.

[2] 吴政凤 . 玉米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J]. 广东蚕业 ,2024,58(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