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

孙斐煊

370305198902200027

引言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系统通常由大量的电气设备和复杂的控制回路组成,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电气设备的老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系统故障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故障诊断与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数学模型,这些方法在处理简单故障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复杂故障和非线性系统,其诊断和预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非线性建模能力,能够自动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到复杂的故障模式和规律。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优势,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预测的精度,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一、深度学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 深度学习算法概述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构建多层非线性变换结构,实现对原始数据的逐层抽象与高层次特征表示,具备强大的非线性建模与复杂模式识别能力。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改进结构,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CNN 通过局部感受野、权值共享和池化机制,有效提取输入数据的空间局部相关性与层级化特征,在处理一维时序信号(如电流、振动)和二维特征图(如频谱图、热力图)中表现出优异的特征判别能力,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故障特征提取与分类任务。RNN 及其变体则专为序列建模设计,能够捕捉系统运行状态的时间动态特性;其中 LSTM 通过引入遗忘门、输入门与输出门机制,有效缓解梯度消失问题,实现对长时依赖关系的建模,适用于电气系统运行数据的时序分析与早期故障趋势预测。此外,自编码器(AE)、变分自编码器(VAE)及图神经网络(GNN)等模型亦在无监督故障检测、异常识别与多设备关联分析中展现出良好潜力。这些算法共同构成了面向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诊断与预测的技术基础。

2.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特征提取与分类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中,准确的故障特征提取是关键。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依赖经验模态分解、小波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需人工设定特征参数,过程繁琐且难以适应复杂工况下的非线性、非平稳故障特征表达。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构建深层神经网络架构,能够从原始传感器数据中自动学习多层次、抽象化的特征表示,显著提升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与判别能力。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例,其利用局部感受野与权值共享机制,在处理电气设备振动、电流等一维时序信号时,可通过多层卷积与池化操作逐级提取局部突变、周期性异常等关键故障特征,并实现特征降维与空间抽象。随后,全连接层将高层特征映射至故障类别空间,结合 Softmax 分类器完成多类故障的精确识别。为进一步提升诊断性能,可引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策略,将振动、温度、电流、电压等异构传感信息进行时间同步与空间对齐,构建多通道输入张量,利用深度卷积网络进行联合特征学习。该方法不仅增强了特征表达的完整性,还提升了模型对早期微弱故障的敏感性与分类鲁棒性,显著提高了复杂工业场景下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与泛化能力。

二、深度学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预测中的应用

1. 故障预测模型的构建

故障预测是在故障发生之前,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前识别潜在的故障隐患。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模型通常采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通过学习系统历史运行数据的动态演化特征,构建高精度的状态预测模型。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为例,其通过输入门、遗忘门和输出门的协同机制,有效捕捉电气系统长时间跨度下的非线性时序依赖关系,克服传统 RNN 在长序列训练中的梯度消失与爆炸问题。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首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多源传感器数据(如电流、电压、温度、振动等)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缺失值填补、异常值检测及归一化处理,以提升数据质量。随后将时序数据重构为监督学习格式,构建输入 - 输出样本对,输入至 LSTM 网络进行端到端训练,学习系统正常与退化状态的演化模式。训练完成后,模型可对未来若干时间步的关键状态变量进行滚动预测,结合设定的预警阈值或残差动态分析,实现故障趋势的早期识别与风险评估,为系统维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预测结果的评估与优化

在故障预测过程中,需对预测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估,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常用的量化指标包括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对分类任务适用的准确率、F1 分数和 AUC值。通过误差分析与残差诊断,可识别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偏差来源,进而优化网络结构或调整超参数。此外,引入交叉验证与滚动时间窗评估机制,可增强模型在动态时序数据下的鲁棒性。为提升预测精度,常采用集成学习策略,如 Bagging、Boosting 或 Stacking,融合 LSTM、GRU 和 CNN 等异构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出,通过加权平均、软投票或元学习器集成,有效降低方差与偏差,增强预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显著提升电气系统故障趋势预测的准确性。

结论

本研究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展开,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算法在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实际电气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验证了深度学习方法在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和预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非线性建模能力,能够自动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到复杂的故障模式和规律,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故障诊断方面,深度学习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故障的准确分类;在故障预测方面,深度学习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为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深度学习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标注数据的获取往往比较困难。深度学习模型的解释性较差,难以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深度学习方法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胡惠媛 , 赵祖玲 .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 [J].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2025,13(03):447-458.

[2] 余丞 . 基于深度学习的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 [J]. 中国仪器仪表 ,2025,(03):66-68.